“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的这一愿景,被新加坡建屋局挂在了总部的大厅之中。

*1973年东南亚运动会运动员居住地BLOCK191和193*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藏*
大巴窑作为新加坡建屋局的所在地,是新加坡组屋的原型城镇,是新加坡不同建筑风格和组屋特征的试验台,是新加坡首届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地,是新加坡第一家职总平价超市的所在地……
它见证了新加坡如何一步一步,达成“居者有其屋”的成就。

*1973年东南亚运动会秘书处前的喷泉*(NHB)
而大巴窑遗迹步道,更是其中缩影。
经过此次翻修后,焕然一新的大巴窑遗迹步道涵盖了一共29处历史遗址,设有10 处遗址标记,向大家讲述著大巴窑那些无处不在,却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最具时代意义的,当属大巴窑的BLOCK 53。

*BLOCK 53(NHB)*
1967年,当这座高19层的组屋落成后,站在楼顶,便可饱览大巴窑全景。BLOCK 53的顶楼上,还设立了观光走廊。

*1972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BLOCK 53的车队*
*新加坡国家档案局藏*
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格雷·戈顿(John Grey Gorton)、新加坡第二任总统本杰明·亨利·薛尔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等等诸多新加坡国内外的政要,都曾站在BLOCK 53的楼顶观光走廊之上,亲眼见证新加坡的变化。

*1972年,伊丽莎白二世在53号楼的楼顶观光*
*新加坡国家档案局藏*
正因如此,BLOCK 53也被称之为“贵宾楼”。
如今的新加坡,早已向世界证明了,“居者有其屋”并非不可能,而BLOCK 53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至今仍然保留着它作为组屋最基本的功能。
大巴窑另一处著名的地标,是游乐场。

*龙形游乐园(NHB)*
游乐场中的游乐设施,被Khor Ean Ghee先生巧妙的设计成了“龙”的形状。用水磨石包裹着龙头,辅以大胆的线条和几何特征,这一设计深受新加坡人的喜爱。以至于,在新加坡各地的游乐场中,都出现了不同配色方案,不同版本的龙头设计。

*1973年的游乐场前身*
*HDB藏*
这使得经典的“龙”形设计,在大巴窑成为了游乐场的代名词。
遍布新加坡的职总平价超市(NTUC Fairprice)早已成了生活着新加坡的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 Lorong 4 Toa Payoh 的一楼也有一家Fairprice。不同的是,这是新加坡第一家Fairprice。

*1973年的职总平价超市*
*新加坡国家档案局藏*
它甫一开张,便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前往购物,甚至到了每隔三、四个小时就需要关门一次,以防止店内人流过多。
如今的大巴窑中心(Toa Payoh Central),曾经是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届大型国际体育赛事——1973年东南亚半岛运动会的地方。4栋组屋容纳了来自七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和官员,让他们能够有足够地道的新加坡体验。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1960年代的大巴窑,同样也是新加坡的制造业活动中心。
新加坡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国家纪念碑、莲山双林寺,也都坐落于大巴窑。
新加坡第一座在清真寺建筑基金(MBMF)捐款遗迹社区筹款支持下建造的清真寺——Masjid Muhajirin,也位于大巴窑。
大巴窑藏了这么多历史景点,如何全面的游览呢?
这里有三条主题路线,可以带领大家领略大巴窑不同角度下的历史风貌
组屋与共享空间
全长4.5公里,步行大约1.5小时。在这一段旅程里,大家可以领略到新加坡几十年来的组屋、公共空间与城市规划的建筑发展。
信仰与宗教
全长6公里,建议乘坐公共运输游览。这一路上有着在大巴窑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各自不同的寺庙、清真寺、教堂和机构等。
社区机构和公共空间
全长1.5公里,步行大约半个小时。
这条线路,更着重于关注如何更好的让公共空间,丰富大巴窑居民们的体育、文化和社会活动。
想要更好的游览大巴窑遗迹步道,可以前往新加坡国家文物局(NHB)的官方网站https://www.roots.gov.sg/ 下载相关的指南和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