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前天,世界知名教育组织QS公布了最新的大学学科排名。
新加坡两所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不仅在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在这个榜单中又有多项学科名列世界前茅!

图源:海峡时报
国大有19个学科名列Top10,南大也有10个学科世界前十。
其中,国立大学在艺术史学科排名中挤入三甲,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而南大排名最好的学科则为通讯与传媒,位居全球第四。

图源:早报
新加坡办学的优质,再一次获得了全球的认可。
然而,最近又有一篇文章在网上火了,标题是《新加坡华人妈妈,批量生产“废掉的孩子”》。
为什么新加坡高校那么优秀教育质量得到了广泛认证,但却有人说新加坡妈妈把孩子养“废”了?
新加坡孩子怎么被废掉了?
新加坡的孩子固然优秀,但是在“精英化”的背后,文章作者表示:新加坡真的是太卷了......
在新加坡,有孩子才13个月大,就不惜花重金聘请家教,每周为孩子各补三次华文和英语的家长:

图源:见水印
也有人分享,自己在preschool(学前班)遇到了3岁开始补习,4岁开始准备PSLE(小升初考试)的孩子。
这让一位原本孩子成绩优异的家长,开始产生了莫名的焦虑。这位家长甚至还考虑万一孩子跟不上其他人的进度,就让孩子转学!

6年前,一档名为《亲子天下》的节目播出。其中有一段纪录的是真实新加坡名校——南洋小学学生的上学日生活。

新加坡的学生有多拼?从这个纪录片中或许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
每天早上6点40分,这对双胞胎就准备出门上学了。
而这只是他们出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新加坡他们需要提早至少半个小时起床,准备洗漱和吃早饭。

这时候新加坡天色还未亮,孩子在车中会借助窗外的路灯进行早读。

有时候实在太困了,孩子们也会趁著25分钟的车程间隙打个盹。

要知道,这是家离学校不远,家中还有车的家庭。 在新加坡还有很多家庭不拥车,上学通勤时间会更久。这也意味着孩子们要更早起床。
而当学校放学后,不少新加坡孩子不会有太多时间休息。他们会被送去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

周而复始,基本上,星期一至星期五,他们的时间各种课外兴趣活动/课程给塞满了!


在如此高强度的安排下,新加坡的孩子们由此被“废掉了”。一些数据和现象似乎可以佐证这一点。
202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教育部等机构联手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本地青少年出现了忧郁、焦虑和孤独等内化症状,其中以14岁到16岁的青少年尤为严重。
此外,还有六分之一的青少年出现过动、违规、攻击性行为等外在症状。

来源:8视界
有人说,自己在12岁的时候因为学业问题而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直到自己成年后,对当时自己面临的困境仍心有余悸。

高负荷也似乎也新加坡孩子带来了身体上的损害。他们的近视率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
调查显示,小学6年级时,有65%的孩子患有近视。新加坡孩子发现患有近视的平均年龄是8.5岁,相当低龄化。

但是,这一切内卷的根源却很难说是政府的原因。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他的妻子何晶曾多次公开喊话: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新加坡政府,实际上一直有给予孩子们多种多样的选择权利。

不是所有新加坡家长都卷!
事实上,新加坡孩子原本可以不需要那么卷那么累的。
只是很多“Kiasu怕输”的家长不这么认为而已。他们将太多的期望强加给了孩子。

只要家长们放弃掉“怕输”的想法,其实新加坡孩子也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
在新加坡,不是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选择了内卷这条路。
01 网友小B:新加坡读书环境不卷 娃上学很开心
不知不觉来新加坡也有近两年了,也被朋友问到新加坡上学卷不卷。
当初,我把娃从国内转到新加坡来念书,主要就是给孩子换个环境,新加坡学校感觉不卷 我家娃现在上学很开心,就算每天早上6:40分出门上学也不带喊苦啥的哈哈哈。
而且他也学会自主学习了,有时候会自己去学点东西,我基本不给他报兴趣班,学校老师也很会教育,很有爱,娃学习里碰到一些不会的,都喜欢找老师的~

图源:BBC
网友大Z:看学校时间安排 我只感觉躺平
02 我没感觉到新加坡卷不卷的!
我家娃上中学一年级,有时候下午3/4点就回来了!有一次直接整天不上学,学校说是第一阶段学习安排!
后来才知道,这是专门给娃放松的。真的有点震惊,周边家长好像习以为常了,不卷就很躺平哈哈 所以,我觉得卷的,可能都是上名校的孩子。不过我想,也有可能是孩子经历了一波小六会考后,学校安排的放松方式?

图源:CNA
03 网友CJX:不是新加坡教育分流卷 而是家长期望太高
我女儿之前在公立小学上的,但后来我把他转到了国际学校。
没别的,我是觉得女儿性格特质好动,呆不住啥的更适合读国际学校,会发展各全面一点!
所以,你说新加坡教育分流卷吗?我觉得是家长们的期望高低使然。
教育分流制度出发点是为了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当的支持和资源,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能力和成长。
如果孩子努力能考上好学校固然很好,考不上读普通学校也很好。

因此,新加坡孩子被“废掉”,归根结底还是很多人总觉得,在新加坡读不了大学就等于一切都完了!

为了要让孩子上大学,必须让他们从小学甚至更早卷起来,然后还只能通过“小学-PSLE考试-初中-O水准-初级学院-A水准-大学”这条路完成梦想。
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越来越多理工学院学生,现在毕业后前往地大学深造。这个数字从大约十年前的四分之一,涨到了如今的三分之一。

来源:海峡时报
在新加坡,从工艺教育学院ITE,一路读到本地公立大学,其实也有机会。椰子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在新加坡现行的教育体系一下,一次的“失败”,真的不算什么。
新加坡学校和教育体系本身不卷,卷的只有人,特别是家长而已。
新加坡人深信落后就要挨打
和马来西亚“分家”后,新加坡是个土地面积狭小,且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只有人力资源的国家。 要想发展,就只能不断努力拼尽全力。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新加坡比喻为大海中的一个虾米,如果不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就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只“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