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ok镜跟新乐学其实是源于同一个原理,只是形成离焦信号的方式不同。

其实还有多种光学工具,但目前常用的就是这两种了,因为它们既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又有比较好的控制效应。
优点说了,那么缺点呢?
相比来说, ok镜的缺点是类似隐形眼镜,有角膜炎的风险,所以ok镜佩戴的前提,一定是要护理得非常好。

而相比之下,新乐学最大的优点也就在于此,它是框架眼镜,有非常好的安全性。
但新乐学的缺点一是运动起来不方便 ,有的小朋友也无法做到很好的长期佩戴;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事,新乐学 在临床上的数据比ok镜少 ,毕竟推出的时间比较短,目前仅有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些研究数据支持它的有效性。

从医生的角度来讲,往往会在 透氧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视觉效果 上给小朋友一些建议;而在 舒适性、运动的便利性,还有花费上 ,往往需要家长做更多的权衡,所以具体选择哪种方式,是需要医生跟家长共同沟通,了解小朋友的需求以后,才能做出理性的决定。
儿童近视常见防治手段之OK镜和阿托品对眼睛有没有伤害?多少度数开始必须靠这些手段控制近视?
刚才有说过,ok镜是一种隐形眼镜,自然就有隐形眼镜的一些缺陷,但它在控制近视上又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医生会权衡,控制近视产生的效益是不是能覆蓋戴隐形眼镜产生损伤的风险,毕竟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也是很高的;
ok镜 的材料比我们平常戴的软性隐形眼镜的材料还要好,风险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在谈到阿托品滴眼液之前,小蓝先为还不了解这是啥的吃瓜群众做一个知识普及:
阿托品滴眼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验光前的扩瞳。

来自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中心的团队经过对400位6-12岁随机近视儿童使用不同浓度阿托品5年的双盲实验跟踪,证实了阿托品在近视治疗中的有效作用。其中低浓度的阿托品(0.01%)将近视进程降低50%,且基本无副作用,停药后低反弹。
对于阿托品滴眼液来说也是一样,它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谁都懂,所以我们就要权衡,长期使用这个药物的风险跟近视进展的风险谁比较高?
重点的重点来了,权威眼科医生给出儿童使用阿托品的临床建议是:
6-12岁的孩子每年近视加深超过50度,每晚使用0.01%的阿托品滴眼液是一线治疗方案;
2. 由于阿托品在第二年的疗效好于第一年,推荐一期治疗时间为2年;
3. 如一期治疗第二年近视度数加深小于25度,特别是那些年龄较大的孩子(>13岁),可以停药。
4. 停药以后如果近视加深超过50度/年,则恢复用药。
5. 如一期治疗第二年近视度数加深了25-75度,则考虑延长0.01%阿托品的使用,直到近视度数可控制在25度/年以下,一般是在青少年中后期。
6. 对于部分对阿托品响应较差的孩子(本研究中低于10%的孩子),如一期治疗第二年近视度数加深超过75度,则不建议使用阿托品。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个决定一定要听专业医生的建议,而不是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