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ok鏡跟新樂學其實是源於同一個原理,只是形成離焦信號的方式不同。

其實還有多種光學工具,但目前常用的就是這兩種了,因為它們既有比較好的安全性,又有比較好的控制效應。
優點說了,那麼缺點呢?
相比來說, ok鏡的缺點是類似隱形眼鏡,有角膜炎的風險,所以ok鏡佩戴的前提,一定是要護理得非常好。

而相比之下,新樂學最大的優點也就在於此,它是框架眼鏡,有非常好的安全性。
但新樂學的缺點一是運動起來不方便 ,有的小朋友也無法做到很好的長期佩戴;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事,新樂學 在臨床上的數據比ok鏡少 ,畢竟推出的時間比較短,目前僅有香港理工大學的一些研究數據支持它的有效性。

從醫生的角度來講,往往會在 透氧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視覺效果 上給小朋友一些建議;而在 舒適性、運動的便利性,還有花費上 ,往往需要家長做更多的權衡,所以具體選擇哪種方式,是需要醫生跟家長共同溝通,了解小朋友的需求以後,才能做出理性的決定。
兒童近視常見防治手段之OK鏡和阿托品對眼睛有沒有傷害?多少度數開始必須靠這些手段控制近視?
剛才有說過,ok鏡是一種隱形眼鏡,自然就有隱形眼鏡的一些缺陷,但它在控制近視上又有很好的作用,所以醫生會權衡,控制近視產生的效益是不是能覆蓋戴隱形眼鏡產生損傷的風險,畢竟高度近視帶來的眼底出血,視網膜脫離的風險也是很高的;
ok鏡 的材料比我們平常戴的軟性隱形眼鏡的材料還要好,風險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在談到阿托品滴眼液之前,小藍先為還不了解這是啥的吃瓜群眾做一個知識普及:
阿托品滴眼液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驗光前的擴瞳。

來自新加坡國立眼科研究中心的團隊經過對400位6-12歲隨機近視兒童使用不同濃度阿托品5年的雙盲實驗跟蹤,證實了阿托品在近視治療中的有效作用。其中低濃度的阿托品(0.01%)將近視進程降低50%,且基本無副作用,停藥後低反彈。
對於阿托品滴眼液來說也是一樣,它也是一個需要長期使用的藥物,「是藥三分毒」的道理誰都懂,所以我們就要權衡,長期使用這個藥物的風險跟近視進展的風險誰比較高?
重點的重點來了,權威眼科醫生給齣兒童使用阿托品的臨床建議是:
6-12歲的孩子每年近視加深超過50度,每晚使用0.01%的阿托品滴眼液是一線治療方案;
2. 由於阿托品在第二年的療效好於第一年,推薦一期治療時間為2年;
3. 如一期治療第二年近視度數加深小於25度,特別是那些年齡較大的孩子(>13歲),可以停藥。
4. 停藥以後如果近視加深超過50度/年,則恢復用藥。
5. 如一期治療第二年近視度數加深了25-75度,則考慮延長0.01%阿托品的使用,直到近視度數可控制在25度/年以下,一般是在青少年中後期。
6. 對於部分對阿托品響應較差的孩子(本研究中低於10%的孩子),如一期治療第二年近視度數加深超過75度,則不建議使用阿托品。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這個決定一定要聽專業醫生的建議,而不是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