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同事很担忧的说,他儿子昨晚说再也不想玩游戏了——在家憋了快两个月,小区里也没地方玩,从早到晚玩游戏看动画片。 从来没想像到,以前争分夺秒玩的游戏,最后竟然玩恶心了。
老婆和老人也抱怨,本来难得趁著春节假期要出去度假,现在一家老小连狗都快憋出了毛病。
这场疫情,从国家到个人都经历了考验,也得到了一些“多么痛的领悟”。比如居家隔离这一件事,就让下面这个议题的重要性重新凸显出来。
01 房子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基本居住、休息功能,自然是排在首位,至少必须能塞下集体隔离的一家三代,最好还有空间给居家“一日游”。
靠谱的物业、宽敞通透、景观优美的小区环境,也再次体现出价值:出门晒晒太阳透透气,老人孩子还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
但是,还有几个功能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一是办公和学习等“生产”功能。
现在,大人在家办公,小孩在家上课,都是全天长时间的在家里投入“生产”,还必须各不干扰,否则鸡飞狗跳。 确保长时间独立使用的功能分区、隔音、通风、采光等都应该纳入新户型设计的考虑。
另一个关键词是,度假。 对于长期在城市高压之中的人们来说,度假,往往不是真的为了看远方的风景,而是切换一下生活场景,给身心一段慢下来的放松体验。
在不得不居家隔离的假期里,小区简单的造景和绿植很难解决城市人的这个痛点。
让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慢速的休憩身心合二为一——在城市中度假,在健康社区内生活,是新一代社区应当具备的重要功能。
这方面,有一个城市是行家——新加坡。
02

新加坡其实跟上海很像,都是市区面积不大、人口非常稠密、城市高度发达、生活节奏快速的国际化大都市,竞争和进取的文化根基也很深。
但是,作为很多国人出境游的第一站首选,新加坡旅游度假城市的标签反而盖过了其亚太经济中心的名头。
很巧,为了解决国内新一代城市人的居住痛点,有一个开发商最近就在上海打造了一座新加坡式城市度假住宅社区。
03 做一个小新加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把都市、居住、度假融合起来这方面,新加坡有几个绝招。

用建筑的方式把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呈现得更加巧妙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理条件中的首要因素。一望无际、海天一色的马六甲海峡,一直是新加坡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石。
在新加坡,人与生命之源的亲近关系不因城市建筑而隔离。在城市里就实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生活。

要模仿新加坡,这第一大环境优势,就要难倒很多项目。 这一点,东原在拿地之初就考虑到了:
首先,优先选择城市中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项目,同时又不能离城市繁华太远,才能让住户兼顾生活、工作和度假的平衡。
东原璞阅项目位于杭州湾北岸核心区、南上海中心城市奉贤,与上海2035规划的市区南闵行滨江板块仅一江之隔。既具有奉贤江、海、湖围绕的自然环境,又兼顾了向老闵行地区的通勤距离。
项目不仅距离“上海之鱼”、花米庄行景区不远,还有一个优越的地理优势:无缝衔接4.3万平米的庄行社区花园。 这个花园位于奉贤庄行片区规划的九宫田字绿廊与生态景观带交叉处,依托于城市绿道系统,生态基地天然良好。公园还自带了水质良好的南沙港河道水资源。

水正是新加坡的精髓。 东原璞阅同样巧用建筑匠心,把已有自然资源和人造景观融合起来,创作了以水为主题、滨水无界的社区景观。

庄行公园的景观通过社区南北区间的中轴花园,无缝引入社区内部。

水流尽处,是璞阅借鉴新加坡式度假风格,参考国际高级酒店的手法打造的水畔客厅:

约300平米中央水景,像极了新加坡滨海金沙湾的无边界泳池。 沿水畔,布置了亲水卡座、观景平台、榻榻米等,形成开放包容的休闲空间,赋予居家社区以度假休闲感:

为了让这种度假的氛围更加充分,在建筑内外,连雕塑和标示都以水为灵感,取材自水中月,以水映满月,人月两圆:

社区雕塑也提取了水袖的概念,外部是流动的水波纹形态,内部以网格板做出镂空效果,像是水中的气泡。如同新加坡滨海金沙湾也随处可见取材自大海的建筑元素。 最喜欢水的,莫过于孩子了。

归家连廊一侧,东原还打造了一个约200㎡的儿童嬉水乐园,引进加拿大进口Vortex设备,景观水深不超过30厘米,器械都是倒圆角边缘,水质也是饮用水,让儿童既能自由自在地与水亲密接触,同时也确保安全和健康。 做这样的嬉水乐园,也是东原在童梦童享体系基础上做的最新尝试:

实地走在璞阅示范区,会让人忍不住想像——在阳光灿烂的午后,躺在水畔卡座的榻榻米上,晒一下午的太阳,拍张滨水无界的照片发朋友圈,完全可以假装在度假:

或许正是缘于以水为主的景观设计,璞阅与跟苏州狮子林、网师园一道喜提“GA全球人居建筑景观奖”。
04 新加坡式城市度假生活的第二个绝招,是国际一流的酒店物业服务和配套。
新加坡具有国际一流的酒店业服务水平,“宠客”式服务让游客度假体验十分愉悦。
东原璞阅也参照新加坡酒店的尊贵仪式感,对归家体系进行了全新设计,从中央水景景观到共享花园,再到精致单元入户,形成六重归家动线。
在线路中还设计了约4米高的U型风雨连廊,与架空层结合,打造风雨无阻的归家体验。
是不是很像五星酒店门口的落客区?

连廊下方设置休闲卡座,形成独立又开放的洽谈空间,又形似五星酒店大堂咖啡吧:

到了单元门厅前,东原还设计了室内外自然连通的多主题生活架空层,将24H便利店、花房、种子图书馆等“折叠”进建筑架空层。

这个架空层既丰富了社区居住和社交的功能,也是新加坡式垂直景观理念的另一种实践:

坐在水畔卡座上,看着东原式“无边界泳池”的时候,正好能在架空层点一杯喝的、展开一本书,让度假生活更完美。

05 新加坡式城市度假生活的第三个绝招,是丰富的社区教育和文艺活动。
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居民自治、组织丰富的社区社团活动,也非常注重城市文艺发展。
从2000年开始,新加坡就开启了“文艺复兴城市”计划,为此不惜把市中心的市政厅等老建筑搬迁走,改建艺术科学博物馆、美术馆等,并举办艺术节、双年展等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
如此不仅增加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艺术及相关事物的接触和欣赏,游客也可以得到更美好的精神收获。
有了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生活的诗意就油然而生。 和谐的人居也得以实现。

璞阅作为一个社区,没有新加坡一个城市那样大的公共空间和艺术资源,然而也可以因地制宜做文章。 东原再次把社区的自然优势发挥起来——不仅在庄行公园做了绿容率非常高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花园城市新加坡不仅强调绿化率,还强调绿容率,绿容率意味着并不是种上绿植就够了,而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生物总量和品质),也规划了乐活生活的广阔空间。

在庄行社区公园里,还有一个儿童专属的自然体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