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觉得他们应该正视人性,接受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强行取缔只会适得其反,让这些交易被迫转为地下,到那时将会极大增加他们的管理压力。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给性交易一线生机,为它划出一块专属的地方,把它放在眼皮子底下严加管理。
毕竟新加坡国内还是有不少人以此为生的,如果突然砸了她们的饭碗,那么这些无所事事的从业者对社会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就这样,在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量之下,新加坡合法红灯区芽笼诞生了。
新加坡最初设立芽笼只是考虑到当时不容乐观的国内环境,刚刚独立初期的新加坡也确实举步维艰,实力薄弱,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保留性交易,设立合法红灯区芽笼其实也是一个明智之举,毕竟对于当时在夹缝中谋求生存发展的新加坡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参考信源
〖1〗肖龙 新加坡红灯区一瞥 《海内与海外》 1996年02期
〖2〗陆离 《新加坡的红灯区》 读者 2011年12期
〖3〗戈多 李鹏飞 路柯,《花园城市的另一面 寺庙和红灯区里的新加坡芽笼》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