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在新加坡,社区不只是一个住的地方,更像一个大家庭。清晨,邻居们聚在组屋楼下喝咖啡、聊家常;下午,社区中心里有人学跳舞,有人上电脑课;晚上,不同种族的朋友一起庆祝节日、分享美食。政府把政策变成有趣的活动,让居民在玩乐中变得更团结。从老人到小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想知道新加坡人如何把普通社区变成温暖的"甘榜"(乡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新加坡特色的社区文化吧!
01 新加坡社区介绍
新加坡的社区体系由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形成了一套高效且包容的治理模式,人民协会(PA)是其核心管理机构。

人民协会(PA)是1960年7月1日成立的法定机构,致力于激发并培育社区参与精神,共建一个充满关怀、团结和谐的新加坡。人民协会下辖:
• 居民委员会(RCs):约 1800个,服务公共住宅区(组屋)
• 公民咨询委员会(CCCs):87个(对应国会选区)
• 邻里委员会(NCs):500+个(服务私人住宅区)
• 其他:包括社区发展理事会(5个)、青年网络等
人民协会(PA)及其下属的这2000多个基层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紧密的社区网络,通过社区俱乐部(CCs)和组屋底层等公共空间给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文化活动和社交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政策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02 社区公共活动
02 社区俱乐部
新加坡共有108个社区俱乐部(CC),平均每个选区设有2-3个,覆盖所有公共住宅区。每个社区俱乐部平均服务15,000-20,000户家庭,半径1公里内的4-6个邻里小区。

作为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社区俱乐部(CC)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多重作用。这些中心不仅提供基础的便民服务,还会配备多功能厅、邻里花园等多样化空间,以低廉的租金为居民举办婚礼、社团会议等活动创造条件。
便民服务
• 政府事务:新生儿登记(ICA柜台)、公积金(CPF)咨询、社区警察站服务。
• 生活服务:水电费缴纳、邮政代办、免费法律咨询(每月一次)。

社交活动
政府举办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活动,促进不同种族、年龄层居民的互动。活动设计体现新加坡多元文化,如农历新年、开斋节、屠妖节等节日庆典,鼓励各族群参与。
• 文化类:传统舞蹈、书法、民族乐器班。
• 体育类:羽毛球、瑜伽、太极拳等廉价场地租赁。
• 社区公益:环保倡导、邻里清洁活动、慈善义卖。
• 数码普及: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使用、电子支付等。

技能培训
社区中心也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从政府补贴的专业技能培训到保留传统文化的方言课程,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 “SkillsFuture@PA”计划:与政府合作,提供补贴课程(如数据分析、烘焙)。
• 语言课程:马来语会话班(针对新移民)、方言班(如福建话,保留文化遗产)。
新加坡的社区俱乐部通常位于组屋区中心,与湿巴刹(菜市场)、小贩中心形成“生活金三角”,成为居民日常社交的核心场所。新加坡通过这套"社区中心-居委会-兴趣小组"三级体系,确保每位居民步行10分钟内即可抵达社区服务设施,实现全域覆盖。
组屋文化
说到新加坡的社区,最绕不开的就是新加坡的组屋文化,新加坡超过80%人口住在组屋(HDB)。政府通过标准化设计,确保组屋底层空间通风采光良好,配备基本设施,同时保留足够的灵活性让居民自发改造利用。

居委会常在底层设置公告栏、共享图书角。居民可低价租用组屋底层举办仪式(婚丧嫁娶),也设有临时托儿所,工作日提供儿童看护。组屋底层的多重功能既解决了高密度居住环境下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又自然促成了邻里互动,成为新加坡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03 如何融入社区
参与社区活动
• 浏览OnePA官网或下载App,查找感兴趣的活动或义工机会:https://www.onepa.gov.sg/
• 直接联系附近的社区中心(CC),询问当前可参与活动。
• 关注PA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获取最新活动资讯。
• 成立兴趣小组:满10人即可向CC申请免费场地。

成为志愿者
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项目志愿者(Community Volunteer),可以根据个人专长灵活参与各类志愿者项目。参与社区的义工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当地生活,结识朋友,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这些经历也许能有助于PR和公民申请。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选择成为基层志愿者(Grassroots Volunteer)加入遍布全岛的基层组织网络,深度参与社区活动组织,宣传,担任社区黏合剂。当你成为一名正式义工(Grassroot Leader),还可以享有下列福利:
• 所在集选区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ies(GRC)小学P1申请2B入学(正式义工做满2年)
• 所在社区免费停车(Special Parking Label)(正式义工)
• BTO & EC 优先(正式义工做满3年)
结 语
由此可见,新加坡的社区中心不仅是便民设施,更是“甘榜精神”(Kampung Spirit,即邻里互助文化)的体现。这些社区通过共享空间和活动强化社会纽带,成为国家治理和和谐社会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