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供应地是,中国/印度/马来西亚。

8)水果
2023年共消耗了40.48万吨,几乎全是进口的,主要供应地是,中国/马来西亚/南非。

从进口比例来看,本地确实很依赖进口食物。
想要全部实现自供自销并不现实,不过当局也表示,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实现新加坡进口来源的多样化,以确保稳定供应安全食品。
众多的食品进口地,新加坡是如何确保食品安全呢?下面,就来讲这个话题。
ICA和食品局强强联合 从多方面保障食品安全
根据新加坡相关法律,对进口商、餐馆和食品制造商都有严厉的规定!
首先,想要给新加坡供应进口食物,需要申请相关许可证或向SFA注册,并获得执照才行。

示意图
据了解,新加坡去年给近1万6500个进口商颁发了执照。
他们进口的食品都必须符合食品局的监管标准,且进口时需要经过强制口岸检验检疫。
供应商不仅需要提供包括产地证明、检测证明及相关安全性证明。还要准备通过食品安全机构的检查后才能进入新加坡。
如果食品不合格,将面临退回,或者销毁。

如果没有安排检查,进口商最高可罚款5000新,或坐牢6个月,或二者兼施。
上月就有一个鸡蛋进口商,因为没有按照要求做检查,因此被罚2500新。

图源:8视界
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进口食品,当局制定了不同的标准。
其中,肉类和肉制品,以及蛋类和蛋制品,只能从 SFA 批准的来源进口⬇️

本地分销商家想要分销进口食品,餐馆想要处理售卖进口食物,都是需要需要执照的。
整个流程都在食品局的监管下,所以还是很安全的。

但是,进口食品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走私”!
因为正规进口流程繁琐,需要资质要求高,便有人搞起了“走私”。食品局和ICA也在对这些问题重点打击。⬇️
1)ICA重点关注进口物品,与申报内容是否相符。
这个方式,已经将大部分走私食品拦在边境。


2)食品安全局经常突击检查各种食品公司
突击时也抓到不少商家非法经营冷藏库,售卖进口肉类食品。这种情况罚的就更重了。
首先,非法进口肉类产品,可罚款1万新,或坐牢12个月,或二者兼施,重犯者刑法翻倍。
其次,无照非法储存肉类或海鲜产品,可罚款5万,或坐牢2年,或二者兼施。重犯者罚10万,或坐牢3年,或二者兼施。

综上,正规进口的食品,经过层层检查,比较放心。而非法进口的食品,有ICA拦截和食品局的突击检查,也在可控范围内。
大家可以放心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