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供應地是,中國/印度/馬來西亞。

8)水果
2023年共消耗了40.48萬噸,幾乎全是進口的,主要供應地是,中國/馬來西亞/南非。

從進口比例來看,本地確實很依賴進口食物。
想要全部實現自供自銷並不現實,不過當局也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努力實現新加坡進口來源的多樣化,以確保穩定供應安全食品。
眾多的食品進口地,新加坡是如何確保食品安全呢?下面,就來講這個話題。
ICA和食品局強強聯合 從多方面保障食品安全
根據新加坡相關法律,對進口商、餐館和食品製造商都有嚴厲的規定!
首先,想要給新加坡供應進口食物,需要申請相關許可證或向SFA註冊,並獲得執照才行。

示意圖
據了解,新加坡去年給近1萬6500個進口商頒發了執照。
他們進口的食品都必須符合食品局的監管標準,且進口時需要經過強制口岸檢驗檢疫。
供應商不僅需要提供包括產地證明、檢測證明及相關安全性證明。還要準備通過食品安全機構的檢查後才能進入新加坡。
如果食品不合格,將面臨退回,或者銷毀。

如果沒有安排檢查,進口商最高可罰款5000新,或坐牢6個月,或二者兼施。
上月就有一個雞蛋進口商,因為沒有按照要求做檢查,因此被罰2500新。

圖源:8視界
另外,針對不同類型的進口食品,當局制定了不同的標準。
其中,肉類和肉製品,以及蛋類和蛋製品,只能從 SFA 批准的來源進口⬇️

本地分銷商家想要分銷進口食品,餐館想要處理售賣進口食物,都是需要需要執照的。
整個流程都在食品局的監管下,所以還是很安全的。

但是,進口食品卻有一個隱患,那就是「走私」!
因為正規進口流程繁瑣,需要資質要求高,便有人搞起了「走私」。食品局和ICA也在對這些問題重點打擊。⬇️
1)ICA重點關注進口物品,與申報內容是否相符。
這個方式,已經將大部分走私食品攔在邊境。


2)食品安全局經常突擊檢查各種食品公司
突擊時也抓到不少商家非法經營冷藏庫,售賣進口肉類食品。這種情況罰的就更重了。
首先,非法進口肉類產品,可罰款1萬新,或坐牢12個月,或二者兼施,重犯者刑法翻倍。
其次,無照非法儲存肉類或海鮮產品,可罰款5萬,或坐牢2年,或二者兼施。重犯者罰10萬,或坐牢3年,或二者兼施。

綜上,正規進口的食品,經過層層檢查,比較放心。而非法進口的食品,有ICA攔截和食品局的突擊檢查,也在可控範圍內。
大家可以放心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