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12月22日,人民行动党的一次选举集会上,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与李光耀交谈。吴作栋是继李光耀之后新加坡第二任总理。
5您对社会进步之源的看法如何影响了您的战略思维?
之所以会出现文明,是因为人类社会在一定条件下会应对挑战。哪里充满挑战,哪里就能兴旺发达。
要成功地转变一个社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坚强的领导;第二,高效的政府;第三,社会法纪。
你一定要有信念。你不只是为了让人民繁衍生息而建造房屋……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相信自己最终肯定能创造一个幸福、健全的国家,创造一个让人民拥有成就感的社会……如果你只是把人当作动物,喂他们吃食,让他们好好锻炼,吃得膘肥体壮,像狗或猫一样健康,我认为用这种态度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为了实现想像中的具体目标,一个国家需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
以财产和地位为基础的特权社会必须让位给以个人能力和社会贡献为基础的社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只有鼓励人们做出最大贡献,社会才能实现进步。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人人平等、回报均等的社会。如果实施了这种平等主义的社会制度,那么那些懒散、无能的人得到的就会和勤奋、杰出的人得到的一样多,最终会打击后者的积极性,他们会竭力减少付出。然而,我们虽然无法创造一个回报均等的社会,却有可能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回报多少不是由社会成员占据的财产多少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换句话说,社会应该鼓励人们对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并给予应有的回报。
我不明白对人民爱护有加对一个民族的进取心有多大的意义,我认为这只会降低人们取得成就、实现成功的愿望。我相信,要想获得财富,你就得去田野里种小麦,就得依靠每个秋天结出果实的果园,就得依靠工厂制造维持舒适生活所需要的物品。20年后,我才认识到在分享财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创造财富,那时,为了让新加坡人民有饭吃,我开始采用过时的转口贸易模式,以此发展经济。要创造财富,就要给人民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激励,这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推动人民力争上游,鼓励人民承担风险创造利润,否则就没有什么财富可以分享。
你必须有需求,这是至关重要的。在你拥有一件事物之前,你必须想拥有它,而想要拥有一件事物首先就意味着你要有能力发现自己需要什么,其次还意味着你要有能力训练自己、组织自己以获得你想要的东西。我想要的就是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创造工业基础。最后还意味着你要有勇气和毅力,要敢于改变热带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热带,人们一直都觉得没有必要在夏天劳作、秋季收获并储存东西准备过冬。在世界上很多地区,文化模式都是固定的……只要这种模式一直存在,什么事情都无法改变。如果贫穷国家想有所改变,必须具备强烈的欲望,按照富裕国家的模式塑造自己。
我们需要的东西可以这样表述。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社会。你的人民不能浑浑噩噩地奋斗,必须有明确的改善境遇的欲望……你必须让人民的回报与付出成正比,因为每个人都想有别于他人。他们想要平等的机会,以显示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其次,我们需要高瞻远瞩的良性管理。新加坡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最后,我们需要顺畅的社会流动性。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实现复苏,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战败后,它们的资本家、经理人、执行官、工程师和工人等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即让他们的国家重新站稳脚跟。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机会,我们必须保留多种族、多语种、多文化、多宗教社会的活力。在英语成为全世界和互联网通用语言的时代,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全体新加坡人都接受过英语教育。然而,我们一定不能丢掉我们的基本优势,那就是我们的原有文化和语言带来的活力……现实与务实的心态对于克服新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被历史经历证明是正确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轻易改变,这些正确的东西就包括诚信与正直、多元种族、机会均等、精英管理制度、让回报与社会贡献成正比、要避免“自助餐综合征”,即付款之后尽可能地多拿多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福利和补助才挫伤了人们力争上游、实现成功的动力。

老年的李光耀。
本文摘自李光耀《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