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些痛苦的调整,父母和孩子可能已经习惯了COVID 19的生活

2022年01月18日   •   5130次阅读

新加坡:当餐饮限制意味着只有两个人可以坐在一张桌子旁时,这对家庭来说尤其困难。

我从没想过我会错过杂乱无章,半混乱的家庭聚餐。

虽然总是可以在家吃饭,但有些日子我们只想吃一些我们最喜欢的拉面。因此,当我和丈夫带孩子出去吃饭时,我们在非高峰时段这样做,结果总是留下一个孩子。五个根本不能成对。

这个规则有很多额外的明智执行者,这无济于事:将家庭分成两半,尽可能分开,当我们都翻上同一辆车回家时。

儿童不得不应对学校限制

值得庆幸的是,限制已经放松,我们现在可以坐在一起享用美食。但回顾我们不得不与这种病毒共存的两年,我不太相信所有儿童的生活是如何改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口罩、消毒和安全距离是必需的。

关于教师在课程转移到网上时如何受到重创,人们已经谈论了很多。但孩子们也不得不忍受同学们在Zoom上成为封闭的面孔,上学日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在线活动,这要求他们弄清楚事情,并转向成为数字故障排除者和助教的父母。

他们去了几个星期,没有亲自见到他们的朋友。断路器的新颖性让位于2020年的辞职和2021年的缓慢沉闷的"我们在那里吗?"的脚步拖拖。

我问儿子#1关于他曾经一起出去玩的同学。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这位同学坐在班级的另一端,在不同的课间休息时间里,所以整整一年,他们几乎不互相说两句话。"她就像一个同学,但我猜是一个陌生人,"他用轻微的少年肩膀抽搐说,这与其说是年龄有关,不如说是他勉强接受这种"新常态"。

教师是无形边界的严格执行者,这似乎是一种悲剧性的喜剧式的表现,表明需要尊重个人空间。每个星期天,家长聊天组都需要更新课间休息时间是打包游戏还是在食堂。

没有人能完全跟踪,特别是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有多个孩子。此外,请仅以安全距离且彼此之间最少的口头交流的方式玩游戏。不要唱歌,大喊大叫或朝别人的方向呼吸。

儿子2号因为玩接球而惹上了麻烦,"但我们甚至没有碰对方,我们玩了'不说话'的版本,"这位九岁的孩子抗议道。

还有一些孩子以体育运动为生,无法与朋友一起打一场篮球或足球比赛。

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四岁的孩子除了他的婴儿和幼儿时代之外,从未参加过一个成熟的派对。他甚至从来不知道没有面具的学校,从来没有和一大群同学一起无拘无束地在操场上,也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大型的学校音乐会。我想这群人不会错过他们甚至不知道的东西。

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惊人 - 这一点很清楚。他们不需要提醒戴口罩或保持安全距离。

然而,有些事情他们可能无法轻易适应 - 强制和长期的社会孤立。在全球范围内,188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封锁,影响了超过15亿儿童和青少年。

据《日本时报》报道,"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为遏制大流行而采取的隔离措施减少了建立重要的社会情感同伴关系的机会。

精神卫生大流行

大流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发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一项分析指出,在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疾病显著增加。焦虑,担忧,抑郁,疲劳,这些在成年人和儿童中都是真实的。

与空间中的任何儿童教育者或心理健康从业者交谈,他们会告诉你我们的孩子正在挣扎 - 他们只是不像成年人那样用语言表达出来。

赫辛格报告(Herchinger Report)直截了当地指出,"在大流行期间,任何与小孩一起工作或为小孩的父母都很明显(a)最年轻的公民对国家的困难有多么深刻的感受。

哈佛大学国家发育中儿童科学委员会早在2005年就发表了一份白皮书,该白皮书显示,儿童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暴露于反复的持续压力源中,可以引起持久的影响,甚至导致大脑结构和身体调节压力的能力发生变化。

儿童基金会报告说,世界上99%的儿童生活在某种形式的与大流行病有关的行动限制之下。60%的人生活在完全或部分封锁的国家。可以说,从学校关闭到安全距离政策更新的旋转门,生活一直具有破坏性。

而且事情不太可能很快好转。"新冠病毒所做的是...加剧了很多人的情况,以至于现在比以前更多地暴露于童年逆境,而且一开始就已经很高了,"米尔斯学院心理学教授伊丽莎白·巴亨说。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8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只靠2万新币,30岁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年轻霸总”恋上新加坡70岁老人,结局竟然这么惨!
2025年07月07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91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524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新加坡著名公园现致命毒蛇,路人恐慌
2025年07月07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政府又要发钱了!45万家庭直接受益,水电费、补习费都能用
2025年07月07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