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些痛苦的調整,父母和孩子可能已經習慣了COVID 19的生活

2022年01月18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當餐飲限制意味著只有兩個人可以坐在一張桌子旁時,這對家庭來說尤其困難。

我從沒想過我會錯過雜亂無章,半混亂的家庭聚餐。

雖然總是可以在家吃飯,但有些日子我們只想吃一些我們最喜歡的拉麵。因此,當我和丈夫帶孩子出去吃飯時,我們在非尖峰時段這樣做,結果總是留下一個孩子。五個根本不能成對。

這個規則有很多額外的明智執行者,這無濟於事:將家庭分成兩半,儘可能分開,當我們都翻上同一輛車回家時。

兒童不得不應對學校限制

值得慶幸的是,限制已經放鬆,我們現在可以坐在一起享用美食。但回顧我們不得不與這種病毒共存的兩年,我不太相信所有兒童的生活是如何改變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口罩、消毒和安全距離是必需的。

關於教師在課程轉移到網上時如何受到重創,人們已經談論了很多。但孩子們也不得不忍受同學們在Zoom上成為封閉的面孔,上學日變成了一個模糊的在線活動,這要求他們弄清楚事情,並轉向成為數字故障排除者和助教的父母。

他們去了幾個星期,沒有親自見到他們的朋友。斷路器的新穎性讓位於2020年的辭職和2021年的緩慢沉悶的"我們在那裡嗎?"的腳步拖拖。

我問兒子#1關於他曾經一起出去玩的同學。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這位同學坐在班級的另一端,在不同的課間休息時間裡,所以整整一年,他們幾乎不互相說兩句話。"她就像一個同學,但我猜是一個陌生人,"他用輕微的少年肩膀抽搐說,這與其說是年齡有關,不如說是他勉強接受這種"新常態"。

教師是無形邊界的嚴格執行者,這似乎是一種悲劇性的喜劇式的表現,表明需要尊重個人空間。每個星期天,家長聊天組都需要更新課間休息時間是打包遊戲還是在食堂。

沒有人能完全跟蹤,特別是如果一個人在學校有多個孩子。此外,請僅以安全距離且彼此之間最少的口頭交流的方式玩遊戲。不要唱歌,大喊大叫或朝別人的方向呼吸。

兒子2號因為玩接球而惹上了麻煩,"但我們甚至沒有碰對方,我們玩了'不說話'的版本,"這位九歲的孩子抗議道。

還有一些孩子以體育運動為生,無法與朋友一起打一場籃球或足球比賽。

我們突然意識到,我們四歲的孩子除了他的嬰兒和幼兒時代之外,從未參加過一個成熟的派對。他甚至從來不知道沒有面具的學校,從來沒有和一大群同學一起無拘無束地在操場上,也從來沒有參加過一場大型的學校音樂會。我想這群人不會錯過他們甚至不知道的東西。

孩子們的適應能力驚人 - 這一點很清楚。他們不需要提醒戴口罩或保持安全距離。

然而,有些事情他們可能無法輕易適應 - 強制和長期的社會孤立。在全球範圍內,188個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封鎖,影響了超過15億兒童和青少年。

據《日本時報》報道,"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為遏制大流行而採取的隔離措施減少了建立重要的社會情感同伴關係的機會。

精神衛生大流行

大流行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害。發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一項分析指出,在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疾病顯著增加。焦慮,擔憂,抑鬱,疲勞,這些在成年人和兒童中都是真實的。

與空間中的任何兒童教育者或心理健康從業者交談,他們會告訴你我們的孩子正在掙扎 - 他們只是不像成年人那樣用語言表達出來。

赫辛格報告(Herchinger Report)直截了當地指出,"在大流行期間,任何與小孩一起工作或為小孩的父母都很明顯(a)最年輕的公民對國家的困難有多麼深刻的感受。

哈佛大學國家發育中兒童科學委員會早在2005年就發表了一份白皮書,該白皮書顯示,兒童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暴露於反覆的持續壓力源中,可以引起持久的影響,甚至導致大腦結構和身體調節壓力的能力發生變化。

兒童基金會報告說,世界上99%的兒童生活在某種形式的與大流行病有關的行動限制之下。60%的人生活在完全或部分封鎖的國家。可以說,從學校關閉到安全距離政策更新的旋轉門,生活一直具有破壞性。

而且事情不太可能很快好轉。"新冠病毒所做的是...加劇了很多人的情況,以至於現在比以前更多地暴露於童年逆境,而且一開始就已經很高了,"米爾斯學院心理學教授伊莉莎白·巴亨說。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只靠2萬新幣,30歲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7866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閱讀
「年輕霸總」戀上新加坡70歲老人,結局竟然這麼慘!
2025年07月07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
嘀——你的新加坡野鄰居上線中,請及時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