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ABC
2022年4月1日开始,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互开边境。所有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和12岁及以下儿童,在入境新加坡后也无需隔离。

图源:NDTV
2022年4月18日,被关闭两年之久的夜间场所允许开放。当然,想进入夜店舞池前,必须做ART并拿到阴性检测证明。

图源:海峡时报
2022年4月22日,合力追踪不再强制使用。疫苗接种差异化政策也在大部分场所走入历史。

图源:CNA
2022年4月26日,社交聚会人数限制取消。
入境新加坡的2周前已完成疫苗接种的短期旅客,也不再需要申请“航空通行证”(Air Travel Pass)或入境许可,不再强制购买旅游保险,也无须出示登机前阴性检测证明。

图源:Times of India
2022年8月21日,李显龙总理宣布室内也可以不戴口罩,除了一些特定场所。
走到今天,甚至可以说新加坡几乎已经完全走出疫情阴霾。
和“躺平”的许多国家不同,新加坡看似“佛系”,但最终成果相当明显。
新加坡是躺平 还是抗疫成功?
当然,新加坡防疫也不是一帆风顺,期间也出现过不少失误。
比如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去年9月就亲承,自己错判了德尔塔的传播速度和严重性,最终导致新加坡医疗系统差点“崩溃”。

图源:Yahoo
单论新冠确诊人数来看,新加坡以545万人口,“贡献”了近182万的感染人数(王乙康曾说过实际数目接近200万人),也实在说不上太好。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百万人口的确诊人数,新加坡以30万出头的数字名列第57,远超世界平均的每百万人中7.7万人感染。

图源:worldmeters
但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却一直被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卫生专家表扬过。
张文宏说新加坡的防疫就像“武当派”,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实际上却很厉害。
可能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新加坡虽然感染新冠的人数,对比人口来说不算少。但新加坡的新冠病死率,却是全球范围内最低的那一批。

图源:ourworldindata
新加坡抗疫“成功”的关键,不外乎以下几点:
原因1:人民对防疫工作高度配合
新加坡人,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非常听政府话的那一批人。
在防疫期间也是如此。“断路器”期间,政府号召人们没急事别上街转悠,马路上就几乎看不到人。
遇上安全距离大使,绝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乖乖配合他们的工作,不给他们添麻烦。

图源:Los Angeles Times
政府呼吁接种疫苗,绝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听从指示去接种。第二针、第三针......政府说这个好,打针就完事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新加坡领导人以身作则的缘故吧~

李显龙率先接种疫苗,图源:Singhealth
原因2:新加坡的高疫苗接种率
现在,我们都知道现有的新冠疫苗,已经很难预防我们感染新冠了。
但是,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了新冠,转为重症的概率就相当低了。新加坡人“拚命”接种疫苗,疫苗接种率在全世界都算高的。

迄今为止,新加坡人已经有93%完成两针疫苗接种,还有79%人口完成了加强针接种。
在如此高疫苗接种率的支持下,医院接收的病患会更少,政府推行居家康复(或冠病三级医疗程序)才更有把握。
原因3:新加坡政府科学防疫观
科学防疫,是新加坡政府并没有轻视新冠病毒,但也没有将它过度拔高。
疫情爆发初期,世界都对病毒认识不足。于是,新加坡政府不仅实施“断路器”,还根据情况分准备分三阶段解封。

图源:新浪
当新加坡面临德尔塔疫情时,虽然有过误判,但卫生部立即纠错,一方面推行居家康复,一方面大力建设社区医疗设施缓解医院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立即推广第三针疫苗接种。三管齐下,让新加坡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

图源:CNA
而在奥密克戎成为全球主流毒株时,新加坡的科学抗疫态度就更明显了。
虽然病例在有一段时间呈指数般暴增,但新加坡并没有贸然收紧措施,而是判断出奥密克戎的严重性,远不如德尔塔毒株。
因此,在没有收紧措施的情况下,新加坡成功度过了这波危机,而且并没有损失经济。

图源:Asia Times
等到情况合适时,新加坡就开始解封和开放。到现在这个阶段,新加坡可以说已经抗疫成功。
但新加坡依旧不是躺平,就在这个月1号,新加坡当局宣布完全放弃“群体免疫”的思路,转向另一种方式:每九个月到一年接种疫苗追加剂。

来源:8视界
接下来在新加坡的我们,是真的会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和新冠共存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