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ABC
2022年4月1日開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互開邊境。所有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和12歲及以下兒童,在入境新加坡後也無需隔離。

圖源:NDTV
2022年4月18日,被關閉兩年之久的夜間場所允許開放。當然,想進入夜店舞池前,必須做ART並拿到陰性檢測證明。

圖源:海峽時報
2022年4月22日,合力追蹤不再強制使用。疫苗接種差異化政策也在大部分場所走入歷史。

圖源:CNA
2022年4月26日,社交聚會人數限制取消。
入境新加坡的2周前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短期旅客,也不再需要申請「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或入境許可,不再強制購買旅遊保險,也無須出示登機前陰性檢測證明。

圖源:Times of India
2022年8月21日,李顯龍總理宣布室內也可以不戴口罩,除了一些特定場所。
走到今天,甚至可以說新加坡幾乎已經完全走出疫情陰霾。
和「躺平」的許多國家不同,新加坡看似「佛系」,但最終成果相當明顯。
新加坡是躺平 還是抗疫成功?
當然,新加坡防疫也不是一帆風順,期間也出現過不少失誤。
比如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去年9月就親承,自己錯判了德爾塔的傳播速度和嚴重性,最終導致新加坡醫療系統差點「崩潰」。

圖源:Yahoo
單論新冠確診人數來看,新加坡以545萬人口,「貢獻」了近182萬的感染人數(王乙康曾說過實際數目接近200萬人),也實在說不上太好。
在全世界範圍內,每百萬人口的確診人數,新加坡以30萬出頭的數字名列第57,遠超世界平均的每百萬人中7.7萬人感染。

圖源:worldmeters
但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卻一直被世界範圍內的很多衛生專家表揚過。
張文宏說新加坡的防疫就像「武當派」,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實際上卻很厲害。
可能最關鍵的,還是因為新加坡雖然感染新冠的人數,對比人口來說不算少。但新加坡的新冠病死率,卻是全球範圍內最低的那一批。

圖源:ourworldindata
新加坡抗疫「成功」的關鍵,不外乎以下幾點:
原因1:人民對防疫工作高度配合
新加坡人,一直被外界認為是非常聽政府話的那一批人。
在防疫期間也是如此。「斷路器」期間,政府號召人們沒急事別上街轉悠,馬路上就幾乎看不到人。
遇上安全距離大使,絕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乖乖配合他們的工作,不給他們添麻煩。

圖源:Los Angeles Times
政府呼籲接種疫苗,絕大部分新加坡人也是聽從指示去接種。第二針、第三針......政府說這個好,打針就完事了!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新加坡領導人以身作則的緣故吧~

李顯龍率先接種疫苗,圖源:Singhealth
原因2:新加坡的高疫苗接種率
現在,我們都知道現有的新冠疫苗,已經很難預防我們感染新冠了。
但是,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了新冠,轉為重症的機率就相當低了。新加坡人「拚命」接種疫苗,疫苗接種率在全世界都算高的。

迄今為止,新加坡人已經有93%完成兩針疫苗接種,還有79%人口完成了加強針接種。
在如此高疫苗接種率的支持下,醫院接收的病患會更少,政府推行居家康復(或冠病三級醫療程序)才更有把握。
原因3:新加坡政府科學防疫觀
科學防疫,是新加坡政府並沒有輕視新冠病毒,但也沒有將它過度拔高。
疫情爆發初期,世界都對病毒認識不足。於是,新加坡政府不僅實施「斷路器」,還根據情況分準備分三階段解封。

圖源:新浪
當新加坡面臨德爾塔疫情時,雖然有過誤判,但衛生部立即糾錯,一方面推行居家康復,一方面大力建設社區醫療設施緩解醫院壓力。
更為重要的,是立即推廣第三針疫苗接種。三管齊下,讓新加坡成功度過了這次危機。

圖源:CNA
而在奧密克戎成為全球主流毒株時,新加坡的科學抗疫態度就更明顯了。
雖然病例在有一段時間呈指數般暴增,但新加坡並沒有貿然收緊措施,而是判斷出奧密克戎的嚴重性,遠不如德爾塔毒株。
因此,在沒有收緊措施的情況下,新加坡成功度過了這波危機,而且並沒有損失經濟。

圖源:Asia Times
等到情況合適時,新加坡就開始解封和開放。到現在這個階段,新加坡可以說已經抗疫成功。
但新加坡依舊不是躺平,就在這個月1號,新加坡當局宣布完全放棄「群體免疫」的思路,轉向另一種方式:每九個月到一年接種疫苗追加劑。

來源:8視界
接下來在新加坡的我們,是真的會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和新冠共存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