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片森林被标记为住宅用地 四天内超过3万人签名请愿留住森林

2021年01月21日   •   4万次阅读

左边的绿化地带就是位于乌鲁班丹,面积33公顷的杜弗森林(Dover Forest)。(海峡时报)

作者 张丽苹

继金文泰森林去年11月因其住宅用地性质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后,本地另一个“次森林”——位于乌鲁班丹区的杜弗森林(Dover Forest,离金文泰森林不远)日前也因同样原因成为热门话题。

上星期五(1月15日),新加坡自然学会在面簿专页上传了一份13页的建议书给建屋发展局,建议当局别将33公顷的杜弗森林地块作为住宅用地来开发,恳请当局考虑将它转化为一个“公共自然公园”,即部分森林可发展成休闲公园和社区花园,但野生生态丰富的部分,应考虑保留森林原状。

潜台词就是:请保留森林!

原因: 杜弗森林里住着多达158种动物,包括好几个濒临绝种的动物品种,以及120个花卉植物品种。森林目前住着103种飞禽鸟类,当中约有31种属于仰赖森林存活的濒危禽类。

说真的,红蚂蚁此前根本不知道杜弗森林的存在,更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这两天上网一搜,突然多了几个关于杜弗森林的视频。

自然学会当然不是“没事找事”写建议书给建屋发展局。

其实是建屋发展局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16日期间,公开征集民众对于发展乌鲁班丹组屋区的反馈意见。包括杜弗森林在内的区域,在2014年版的市区重建局的城市发展蓝图中,被列为住宅用地性质。

不少民众将建屋局公开寻求反馈意见的举措解读为:杜弗森林很可能会在2021年被夷为平地。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在上个月也宣布说,2021年的一些预购组屋单位,将建在女皇镇的乌鲁班丹区内。两者一前一后出现,人们来个“一加一”,很快就有了各种解读。

国会议员为保留森林“请命”

自然学会的这份建议书不只在网上引起关注,也引起国会副议长兼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议员迪舒沙的关注。迪舒沙本星期一在面簿上发贴文写道: 今天我去国会申请为保留位于乌鲁班丹的杜弗森林发言。(乌鲁班丹就在迪舒沙的选区里)

当然,迪舒沙不只是打算在国会开口说几句话而已,而是启动了休会动议(Adjournment Motion),想在国会上发表30分钟演说(如果没有其他人跟他抢这个课题的话),为保留杜弗森林请命。

“我支持建屋与重新发展,但我也很珍惜(森林)给予人们与野生动物的绿化和宁静。我会提出一些其他空置的地块来探讨是否能将之发展为住宅用地。”

已在杜弗区居住了44年的居民Sydney Cheong也在Change.org网站发起联名签署保留杜弗森林的请愿书活动,截至截稿时间已有超过3万2500人签署了请愿书。

Sydney Cheong在请愿书上列举了九大原因来说明为何应该保留杜弗森林。

可帮助减缓气候变化

减低城市热岛效应

保留丰富的生态

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

具备观赏与休闲价值

减低淹水的灾害、减少土壤流失

净化空气

支援集水(water catchment)区的供水量

提倡友爱环境,帮助人们重新联系大自然

从联名签署的速度和人数,不难看出国人对此事的关注程度。

然而,新加坡土地有限,地少人多是不争的事实。

据《海峡时报》报道,李智陞2019年曾在国会解释说,新加坡在开发土地以确保未来几代新加坡人能享有优质家园,以及保留自然绿化区对抗气候变化这两者之间,必须“作出艰难的抉择”。

新加坡政府组屋区。(联合早报)

“所有清理土地和森林的抉择都必须慎重考虑,必须小心翼翼深思熟虑、与多个政府机构反复讨论,接纳新加坡人的需求以及考虑到所有相关的利与弊之后,才能作出的决定。”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让网民较为困惑的是:

1)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宣布说新加坡在未来100年里,计划花至少1000亿新元,来采取必要防御性措施保护海岸线,以对抗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的上升。那为何不先从保护森林这一步做起?留住森林不就能减缓气候变化吗?

2)2020年大选期间已经澄清了新加坡不会将人口增至1000万人,为何还需建造那么多住宅单位?

3)国家公园局2020年3月宣布要在2030年之前在全岛种植100万棵树、增加多200公顷的花园和公园。为何这头种树,另一头却又想将次森林“夷为平地”?何不考虑向那些总面积1500公顷左右(占新加坡总土地面积2%)的高尔夫球场“开刀”?

新加坡全岛的森林面积已经不多,能留一个是一个。标记为“Ulu Pandan”的次森林就是杜弗森林。(David Tan面簿)

看来,政府接下来在国会上要辩论的,不仅仅是保不保留杜弗森林的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与之相互关的政府决策问题。

对关心新加坡未来的国人而言,杜弗森林不只是一片长满野草野树的“空地”,而是关乎自己身为新加坡的一分子,在国家政策的决策上究竟有多大影响力、多大发言权?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985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