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新加坡申请PR难,但万万没想到,会难到这个程度。
01
一名在新加坡工作的女子表示,自己是俄罗斯人。
虽然出生在新加坡,家在新加坡,大部分时间都在新加坡生活,如今也在新加坡工作,她也觉得自己像个新加坡人。
但实际上,她不是,她甚至连PR都没能申请下来。

“我一直都在这里,家在新加坡,而不是俄罗斯,因为我从未在那里生活。”
她曾试图申请PR,但并未过审,如今还在努力,正在获得就业准证。
作为一名没有新加坡身份的“新加坡人”,她在新加坡经常陷入尴尬的地步。
经常会有外人混淆她的身份,有人认为她是俄罗斯人,也有人认为她是美国人,也有人感觉她像是其他国家的人,但当知道她在新加坡出生并长大时,所有人都很困惑。
正如她所言,自己像是一个新加坡人,各种生活习惯,包括外出吃鸡饭等等,但可惜,她不是。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籍人士,尽管我出生在这里。”
02
小鱼从2005年大学毕业就来新加坡工作,到现在已经18年了,几乎把青春全都奉献给了新加坡。
小鱼之前已经申请过2次PR,都被拒了。这两天刚刚收到通知,第三次PR再次被拒。
她自己都绝望了,接连3次悲剧,一点也看不到希望。

没有新加坡公民/PR身份,小鱼的工作受限于SP准证的限制,薪水并不高。想要换个工作很痛苦,大部分都是要求PR或本地人,很多公司还没有定额……
现如今,小鱼仍是单身一人,每个月拿着不到4000新元的薪水,在新加坡过着简单的生活。
03
新加坡国大硕士生工作5年,申请PR接连2次悲剧,“这已经是第二次申请PR被拒了……”小寒淡淡地说道。
如果说第一次申请被拒,是因为资料准备不齐全。那这一次,小寒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再次被拒。

小寒从中国本科毕业后就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在新加坡工作,拿的是EP准证,已经5年多了。
按说无论是学历,还是在新加坡待的时间,小寒看上去都符合要求了,但就是接连2次申请PR失败。
而且小寒的大学校友,同样来新加坡读管理大学的小司,工作第三年,自己一个人第一次申请PR就通过了,他也不是互联网/金融等高薪行业,只是一个普通的咨询岗位,工资也不到5000新元……
新加坡部长英兰妮透露,新加坡在审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权时,会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申请者与新加坡的联系、经济贡献、学历、家庭结构、年龄,以及他们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
这是为确保新移民能融入本地社会,并为新加坡做出贡献。

普通人想成为新加坡PR,进而成为公民,更容易的方式还是“教育移民”。
接受本地教育越早、越长,越容易拿到新加坡PR或公民身份。
2022新加坡人口白皮书透露,在本地读到中学以上的学生拿到PR的比例占到了84.3%,公民则占了80.9%。
在新加坡读书的留学生,只需在新加坡居住满2年,并且及格一次国考(O水准/A水准/PSLE 都算),就有申请PR的资格了。
这是只有在求学阶段,才能享受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