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人移民新加坡后,后悔了!“因为这些事,我申请恢复了中国国籍...”

2025年01月13日   •   6万次阅读

最近,一个论调,又开始在网络上疯传!

“移民新加坡后,我(我的朋友)后悔了......”

“带着100万移民新加坡,中产们都后悔了......”

总而言之,在网络上,新加坡在网上的风评似乎并不好,移民新加坡更是个“千万都不要尝试”的选择!

为啥?

原因曝光,他们后悔移民新加坡

在很多人心中,新加坡都是那个既繁华又适合居住的地方,然而,最近网络上出现的这个论调,都在指向一点:新加坡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那种美好。

对于一部分后悔的人来说,新加坡往往存在着这么一些“劣势”。

1)生活成本太高了

作为一个新移民,刚到新加坡一定会感受到这里的生活成本比较高,非常基本的生活费用就可能令人抓狂。

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来说,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可能会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和不适应。

图源:Alfa City Signapore

比如这名中国网友,他比较了自己在新加坡和国内的生活,发现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

新加坡工资好像是国内工资的3倍,但生活费是国内的3到10倍!这就导致自己辛辛苦苦打个工,最后发现无论如何都存不下钱来......(除了强制储蓄的CPF)

来自某小红书网友分享

当然,也不单单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觉得新加坡贵,很多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国人也没好到哪去。其中,高额的租金已给在新加坡寻求发展的外乡人带来更多挑战。

早前,据《南华早报》报道,一位账号名为@salshoult的英国女性在TikTok平台上发布了一段关于新加坡租金上涨的视频,随之大火。视频中,她颇具讽刺意味地描述了她“慷慨”的房东如何打算将租金提高75%,并声称这是一笔“极好的交易”,否则他会以100%的加价将该房产投入市场。

图源:TikTok@salshoult

本地媒体曾经采访了这些人,得到的反馈是:租金上涨让自己生活不下去了!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吉隆坡是个更适合居住的地方!

2)强制服兵役制度

众所周知,新加坡实行的是全民服役制度,所有适龄的移民(现在不仅仅局限于第二代),都必须要服完兵役后,才能进入大学。(读poly可以先完成学业后再服兵役)

这就让很多外国人移民新加坡前不得不考虑:自己服兵役不要紧,但是孩子要服兵役的话,相比国内的同龄人,就“白白浪费”了好几年时间!

但是,如果孩子(或自己)不服兵役的话,后果相当严重.......哪怕是过去多少年,新加坡也不会放过。

之前,就有一人到了年龄不去服兵役而是滞留海外,即使后面放弃了新加坡国籍,但是依旧被追责被判坐牢了......

来源:早报

当然,新加坡也不会去其他国家跨境执法,不服兵役只要以后不路过新加坡就可能完全没事。但是,这可能吗?

3)气候不好,常年酷热

比起中国很多地方,新加坡最热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那边热的,但是,新加坡热的时候是在是太久了!

每年过年前后到11月这段时间,都是非雨季,这段时间的气温往往都在30-32度之间。再加上新加坡靠近赤道强烈的紫外线,大中午的出门不打伞,基本上没几个人能熬得住!

选择了新加坡,以后每年都要这么过,想想就让人感觉有点“窒息”......

图源:CNA

4)文化差异大,很难融入

虽然,新加坡有75%左右的人口都是华人,但是因为殖民地历史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的文化已经和中国有了一些区别。

有外国人在美版问答Quora上问:“新加坡华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什么?”不少新加坡网民和中国网民给了他答案。

“我可以自信地说,新加坡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是英语(所谓的‘新加坡式英语’),而中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是普通话或中文方言。”

“新加坡华人在保留祖先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融合了很多印度和马来同胞的美食,像Malay nasi lemak(椰浆饭)和沙爹(烤肉烤串),或者印度煎饼和咖喱。而中国人,仍然只吃自己的地方菜。”

在新加坡英文能力至关重要

对于一些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来说,想融入新加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椰子身边就有一些人,中学开始到新加坡读书,服完兵役读完大学出来工作了,还是更喜欢和中国人玩在一起......

5)无法放弃国内的父母

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入籍彻底移民新加坡,将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是:远在国内的父母很难照顾到。

将父母接来新加坡吧,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过改变,很难适应新加坡的生活,也没有朋友,想要聊天都还要打视频回去......

如果不接过来,现在虽然免签了,但坐飞机回去也要好几个小时,父母真有什么情况也很难第一时间在身边......

这也难怪,在新加坡经历了种种后,最终,不少人下定决心:回国!哪怕放弃掉新加坡国籍也在所不惜!

来源:小红书@李奶奶要吃肉

中国国籍能恢复?如何操作? 新加坡

很多小伙伴可能都听过一句话:中国国籍是世界上最难拿的国籍,放弃了就再也拿不回了。

但事实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并满足一定条件且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是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

图源: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

在网上,曾经持有海外国护照,但最终退籍成功恢复中国国籍的例子屡见不鲜。

图片来自网络

甚至是新加坡也有同款成功的操作:

来源:小红书网友@春天花会开

那么问题来了!恢复中国国籍到底难不难呢?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椰子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哪些人有申请资格?

恢复国籍虽然不难,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申请的,申请人需要满足下面这些硬性要求:

① 是曾经具有中国国籍的外籍华人华裔

具有正当申请理由

比如工作原因、拥有中国籍近亲属 (指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

另外,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人,不允许再保留外国国籍。根据网友的反馈,这几年是越来越多了,而且越来越容易。

在哪里申请?

外国人恢复中国国籍落户的,在国内应当先向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再向拟定居地(含合法稳定住所、就业单位、直系亲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落户。在国外则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另外,所有的申请统一由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进行审批。

需要准备的材料

中国各地对申请材料的要求 基本上是一样的 (下面以广州市所需材料为例)

国内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

➀ 填写完整的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表》

➁ 填写自愿恢复中国国籍的声明

➂ 广东省出入境证件数码相片4张 及《检测回执》

➃ 外国护照及有效中国停居留证件

➄ 身体健康证明

➅ 加入外国籍的相关证明

入籍证书或入籍时签发的身份证明等

1/2
下一页

555

她只是去上课,却永远没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宫小手术,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4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来新加坡也要吃食阁,排队拼桌吃榴莲,超接地气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你孩子没记作业关我什么事?”新加坡老师一番话炸翻家长群!
2025年05月1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键直达马来西亚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万次阅读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资携妻子亮相Met Gala 红毯再成焦点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也打算来新加坡定居,设立家办了
2025年05月1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儿方式,让我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
2025年05月11日   •   9576次阅读
比尔・盖茨为何青睐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9234次阅读
让孩子在新加坡成百万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币,在他们65岁时有100万!
2025年05月14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热到爆!有没有不花钱又能凉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8037次阅读
越来越多新加坡学生选择到荷兰、德国和日本留学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669次阅读
新加坡自雇EP为什么建议至少6000新币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6156次阅读
曾是青少年的运动鞋天堂 女皇道购物中心会不会也走入历史?
2025年05月13日   •   6156次阅读
比尔盖茨在新加坡找房!脸书联合创始人也入籍新加坡,还有他们...
2025年05月10日   •   5985次阅读
股神巴菲特的15个投资建议,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阅读
功成身退,薪火相传: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杰、张志贤同时隐退!盘点其对国家发展的奠基性贡献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阅读
实拍!在新加坡吃饭偶遇比尔盖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阅读
惊!年轻家庭拒内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开启理想生活新实验!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阅读
双向奔赴!中国外交部表态:愿携手新加坡新一届政府深化务实合作!且看新中关系35年"进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阅读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车”!绿植装饰配免费零食,乘客直呼:情绪价值拉满了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阅读
比尔·盖茨闪现新加坡食阁!瞬间get了亿万富豪同款套餐!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阅读
比尔·盖茨启动"世纪慈善计划":20年内捐出99%财富(1080亿美元),基金会2045年关闭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阅读
精神分裂等于邪恶? 心理医生批《小娘惹之翡翠山》的反派人设误导公众
2025年05月12日   •   239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