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人移民新加坡後,後悔了!「因為這些事,我申請恢復了中國國籍...」

2025年01月13日   •   6萬次閱讀

最近,一個論調,又開始在網絡上瘋傳!

「移民新加坡後,我(我的朋友)後悔了......」

「帶著100萬移民新加坡,中產們都後悔了......」

總而言之,在網絡上,新加坡在網上的風評似乎並不好,移民新加坡更是個「千萬都不要嘗試」的選擇!

為啥?

原因曝光,他們後悔移民新加坡

在很多人心中,新加坡都是那個既繁華又適合居住的地方,然而,最近網絡上出現的這個論調,都在指向一點:新加坡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那種美好。

對於一部分後悔的人來說,新加坡往往存在著這麼一些「劣勢」。

1)生活成本太高了

作為一個新移民,剛到新加坡一定會感受到這裡的生活成本比較高,非常基本的生活費用就可能令人抓狂。

尤其是對於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移民來說,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可能會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和不適應。

圖源:Alfa City Signapore

比如這名中國網友,他比較了自己在新加坡和國內的生活,發現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

新加坡工資好像是國內工資的3倍,但生活費是國內的3到10倍!這就導致自己辛辛苦苦打個工,最後發現無論如何都存不下錢來......(除了強制儲蓄的CPF)

來自某小紅書網友分享

當然,也不單單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覺得新加坡貴,很多來自已開發國家的外國人也沒好到哪去。其中,高額的租金已給在新加坡尋求發展的外鄉人帶來更多挑戰。

早前,據《南華早報》報道,一位帳號名為@salshoult的英國女性在TikTok平台上發布了一段關於新加坡租金上漲的視頻,隨之大火。視頻中,她頗具諷刺意味地描述了她「慷慨」的房東如何打算將租金提高75%,並聲稱這是一筆「極好的交易」,否則他會以100%的加價將該房產投入市場。

圖源:TikTok@salshoult

本地媒體曾經採訪了這些人,得到的反饋是:租金上漲讓自己生活不下去了!相比之下馬來西亞吉隆坡是個更適合居住的地方!

2)強制服兵役制度

眾所周知,新加坡實行的是全民服役制度,所有適齡的移民(現在不僅僅局限於第二代),都必須要服完兵役後,才能進入大學。(讀poly可以先完成學業後再服兵役)

這就讓很多外國人移民新加坡前不得不考慮:自己服兵役不要緊,但是孩子要服兵役的話,相比國內的同齡人,就「白白浪費」了好幾年時間!

但是,如果孩子(或自己)不服兵役的話,後果相當嚴重.......哪怕是過去多少年,新加坡也不會放過。

之前,就有一人到了年齡不去服兵役而是滯留海外,即使後面放棄了新加坡國籍,但是依舊被追責被判坐牢了......

來源:早報

當然,新加坡也不會去其他國家跨境執法,不服兵役只要以後不路過新加坡就可能完全沒事。但是,這可能嗎?

3)氣候不好,常年酷熱

比起中國很多地方,新加坡最熱的時候肯定是沒有那邊熱的,但是,新加坡熱的時候是在是太久了!

每年過年前後到11月這段時間,都是非雨季,這段時間的氣溫往往都在30-32度之間。再加上新加坡靠近赤道強烈的紫外線,大中午的出門不打傘,基本上沒幾個人能熬得住!

選擇了新加坡,以後每年都要這麼過,想想就讓人感覺有點「窒息」......

圖源:CNA

4)文化差異大,很難融入

雖然,新加坡有75%左右的人口都是華人,但是因為殖民地歷史和所處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的文化已經和中國有了一些區別。

有外國人在美版問答Quora上問:「新加坡華人和中國人之間的文化差異是什麼?」不少新加坡網民和中國網民給了他答案。

「我可以自信地說,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言是英語(所謂的『新加坡式英語』),而中國人之間的共同語言是普通話或中文方言。」

「新加坡華人在保留祖先飲食習慣的基礎上,融合了很多印度和馬來同胞的美食,像Malay nasi lemak(椰漿飯)和沙爹(烤肉烤串),或者印度煎餅和咖喱。而中國人,仍然只吃自己的地方菜。」

在新加坡英文能力至關重要

對於一些從小在中國長大的人來說,想融入新加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椰子身邊就有一些人,中學開始到新加坡讀書,服完兵役讀完大學出來工作了,還是更喜歡和中國人玩在一起......

5)無法放棄國內的父母

對於一些中國人來說,入籍徹底移民新加坡,將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是:遠在國內的父母很難照顧到。

將父母接來新加坡吧,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幾十年都沒有發生過改變,很難適應新加坡的生活,也沒有朋友,想要聊天都還要打視頻回去......

如果不接過來,現在雖然免簽了,但坐飛機回去也要好幾個小時,父母真有什麼情況也很難第一時間在身邊......

這也難怪,在新加坡經歷了種種後,最終,不少人下定決心:回國!哪怕放棄掉新加坡國籍也在所不惜!

來源:小紅書@李奶奶要吃肉

中國國籍能恢復?如何操作? 新加坡

很多小夥伴可能都聽過一句話:中國國籍是世界上最難拿的國籍,放棄了就再也拿不回了。

但事實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曾有過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具有正當理由,並滿足一定條件且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是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的。

圖源: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

在網上,曾經持有海外國護照,但最終退籍成功恢復中國國籍的例子屢見不鮮。

圖片來自網絡

甚至是新加坡也有同款成功的操作:

來源:小紅書網友@春天花會開

那麼問題來了!恢復中國國籍到底難不難呢?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椰子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哪些人有申請資格?

恢復國籍雖然不難,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申請的,申請人需要滿足下面這些硬性要求:

① 是曾經具有中國國籍的外籍華人華裔

具有正當申請理由

比如工作原因、擁有中國籍近親屬 (指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

另外,被批准恢復中國國籍的人,不允許再保留外國國籍。根據網友的反饋,這幾年是越來越多了,而且越來越容易。

在哪裡申請?

外國人恢復中國國籍落戶的,在國內應當先向當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再向擬定居地(含合法穩定住所、就業單位、直系親屬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請落戶。在國外則為中國外交代表機關和領事機關。

另外,所有的申請統一由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進行審批。

需要準備的材料

中國各地對申請材料的要求 基本上是一樣的 (下面以廣州市所需材料為例)

國內申請需要準備的材料

➀ 填寫完整的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申請表》

➁ 填寫自願恢復中國國籍的聲明

➂ 廣東省出入境證件數碼相片4張 及《檢測回執》

➃ 外國護照及有效中國停居留證件

➄ 身體健康證明

➅ 加入外國籍的相關證明

入籍證書或入籍時簽發的身份證明等

1/2
下一頁

555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3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9576次閱讀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9063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669次閱讀
曾是青少年的運動鞋天堂 女皇道購物中心會不會也走入歷史?
2025年05月13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985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5985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熱到爆!有沒有不花錢又能涼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4959次閱讀
讓孩子在新加坡成百萬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幣,在他們65歲時有100萬!
2025年05月14日   •   4617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閱讀
驚!年輕家庭拒內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開啟理想生活新實驗!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閱讀
比爾·蓋茨閃現新加坡食閣!瞬間get了億萬富豪同款套餐!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閱讀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車」!綠植裝飾配免費零食,乘客直呼:情緒價值拉滿了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閱讀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閱讀
精神分裂等於邪惡? 心理醫生批《小娘惹之翡翠山》的反派人設誤導公眾
2025年05月12日   •   239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