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婚礼能让王薇薇缔造婚纱王国,也能让人开创热带花艺天地;看新加坡元建筑师如何为一直被人看扁的热带花卉翻案

2021年07月23日   •   7866次阅读

花艺设计师林忠礼善用热带植物表现本地特色,他不落俗套的花艺设计,引领本地花艺设计新浪潮。他认为本地花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材料选择上,可去得更远,且应该多采用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花草蔬果。

宛如装置艺术的吊饰右边的九重葛纤柔如樱花。

他用本地常见的胡姬花、九重葛、莲藕、海藻,甚至黄姜粉,以及一些一般人或许认得但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插出非常新加坡的花卉艺术,引领一场本土花艺的新浪潮。林忠礼(John Lim,37岁)还将他创办的“植物设计工作室”(Botanical Design Studio)称为“湿热屋”(This Humid House,humidhouse.com),点出工作室与本土气候和植物的亲密关系。

说起花艺设计,林忠礼算是半路出家。他本是建筑师出身,在纽约库伯联盟建筑学院(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毕业后,先后在纽约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以及张曼玉前男友Ole Scheeren的北京事务所执业三年。2015年,林忠礼回国参加哥哥的婚礼,设计出身,同时在建筑业跟过不少园林设计师交涉的他,毛遂自荐为哥哥和嫂嫂操刀婚礼花卉设计。然而在搜索本地花卉材料时,很多他都看不上眼。林忠礼说:“我不明白热带花卉的品种那么丰富,为什么花商仍硬生生地把一座英国花园‘移殖’到新加坡?”于是他自己来,除了本地花卉还用了很多怪异蔬果,为哥嫂打造了一个很有新加坡故事的热带婚礼。

非一般的花艺设计师This Humid House创办人林忠礼。

与此同时,林忠礼也为大华银行黄氏家族第四代,本地餐饮公司The Lo & Behold创办人黄鼎文设计他在美芝路的办公室。黄鼎文当时正将合乐路的三座老仓库改造成The Warehouse酒店,得知林忠礼也涉足花艺设计,便请他负责酒店的花艺装置。林忠礼大胆地采用血斑蕉叶(Blood Banana),让宛如蘸血的蕉叶搭配天堂鸟,彰显酒店品牌设计里所突出当年货仓周围“三教九流”的历史。黄鼎文后来将武吉巴梳路的新大华酒店改成私人会所Straits Clan,邀请林忠礼在会所开设花店。

带泥的莲藕配上天堂鸟,有人会联想到出污泥而不染,不过设计师林忠礼的灵感来自电影大师希治阁的惊悚片《鸟》。

当时婚礼订单纷至沓来,林忠礼凸显本土特色与身份、不落俗套的设计风格在极短时间内在社交媒体为他增粉,圈下不少拥戴者,给了他信心和推动力自立门户。现在,除了婚礼庆典,他也为各种生活时尚知名品牌如爱马仕、劳力士、卡地亚、迪奥、Andaz酒店等提供花艺装置,所创办的“湿热屋”已成为本地炙手可热的花艺设计工作室。

花艺发展空间很大

这巨型花卉吊饰破格地融入海藻,教人耳目一新。

林忠礼说:“要从事花艺设计,就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我希望为这个行业带来新观点。我们的热带雨林有着这么丰富的资源,为什么总要把外国的风格‘移殖’过来?如之前所说的英式花园。即使在表现热带风格的时候,我所看到也都是陈词滥调。从文化认同角度来看,我认为本地花艺设计仍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我们如此保护、捍卫著自己的美食文化,为什么不能也同样地保护我们在地的植物文化?”

林忠礼常采用本地和本区域的花卉植物,那些常被人忽视、甚至蔑视的花花草草,时而单独使用,时而与国外的奇花异草配对,在他与团队的手里华丽重生,化为叫人惊艳赞叹的作品。

莲藕结合胡姬花,接地气之余又不同凡响。

种在行人天桥、人行道旁的九重葛,稀松平常,行人匆匆走过,不屑一顾。林忠礼把九重葛的叶子摘掉,扎成一簇,融入大型花卉吊饰,远看竟有樱花的纤弱之美。他说:“除掉叶子后,我们更能细看九重葛花朵的美,那是一种像纸张那么薄的质感,十分特别。”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常拔出其花心浅舔花蜜的洋红仙丹(又称为龙船花,Ixora)吗?林忠礼也喜欢用它。他说:“一整簇绽放得饱满的洋红仙丹不只能媲美舶来的绣球花(Hydrangea),还比柔弱的绣球花更结实耐久。”

那些一剪下来就快速香消玉殒的大红花、缅栀花(俗称鸡蛋花)他也爱,不过通常用来拍摄杂志时尚照,不适合在婚礼使用。他说:“我通常会把整棵植物带去拍摄现场,要拍摄时才切。

“我也常带些很精致,不常见的胡姬花给顾客,他们居然第一眼没认出,知道是胡姬花后,都很惊讶。或许因为胡姬花给国人的印象是在巴刹就能买到的鲜切花,让普罗大众有点看扁了它。胡姬花是新加坡的国花,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一度还是胡姬花盛产国。胡姬花的种类多到让人傻眼,千娇百媚,国人不用它、不爱戴它说不过去。作为花艺设计师,我有义务教育国人,打开眼界,去欣赏我们的自然资源,消除成见,让人们知道热带花卉也能像牡丹、玫瑰、百合那样奢华、高贵。”

林忠礼也爱为一些被人误解的花卉翻案:“菊花与死亡的联系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我尝试解除这种迷思,教导人们欣赏它的清雅,想像把它用在人生的其他场合。”

林忠礼当然不抗拒使用外国花卉:“我们提供的是设计服务,当香奈儿、爱马仕这些客户要求用某种花卉带出品牌特色时,我自然不会抗拒。”然而,即便用的不是热带花卉,他的设计灵感仍可以来自周遭。

随着我国进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越来越多人选择减少出外,居家抗疫,林忠礼推荐人们趁这段时期可在家插花自娱。他分享为客户插花时破格地融入食材,如带泥的莲藕。他与团队也把海藻当成帘幕,和花卉一起披挂,也曾把蘑菇染成紫色来用。他说:“我们欣赏花和食物的特质是相同的——花最鲜的时候最美,就跟食物一样。我本身很爱用芒果花。当然有人会说,这些花切下来就结不成果了。我要改变这种思维,让人们从天然材料,不同材质的角度来欣赏我的作品。当然,也可以用未熟透的芒果、鳄梨(牛油果)与花卉结合。人们到户外或公园健走时也可留意掉在地上的树枝、落叶,看到形状独特的,可以带回家作为插花的材料。”

可全采用本地花卉

林忠礼住家后院的花圃。

阻断措施期间林忠礼也深化本土花艺的意识。

自去年开始,疫情“阻断”了海外花卉货源,给了他思考自给自足的契机。他在东部住家后院开拓花圃,研发种植出耐暑性的花卉植物。他说:“我很有信心我们能100%采用本地花卉,无须仰赖金马仑等地供应。我们也能扭转思维,把以往未被商业化的本土花卉作为市场销售的鲜切花。长远来看,这也是更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创业不到5年,林忠礼的工作室阵容已壮大到13人。有趣的是,和他一样,员工的背景大部分都跟花卉无关,有的曾是生化学家,有的来自美术、摄影、市销等领域。他说:“我们就跟任何一家设计工作室无异,每一名设计师都得在所负责的作品里追求、表现卓越,同时能接受团队的批评,精益求精。我想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采用的都是花草树木这些‘活生生的媒介’(living medium)。对我们的花艺设计师而言,花草树木就是他们表现创意的媒介。我要求他们设计任何作品都必须要有一个独特的观点,表现出属于他们的想法。他们必须能够讲解创作的过程和目的——可以是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色盘,也可以是激发观者的某种情绪,表现一个概念等。”

不过,这家追求与众不同观点的工作室,作风自然有别于一般工作室。

林忠礼说:“我们是一家感情丰富的工作室。员工可以在公开场合分享、表达他们的情绪。他们必须不害怕颜色,敢于用颜色表现情感。曾有团员在完成一件作品后,团队感动到对著作品哭了出来……”能让人哭出来的作品,必定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建筑师出身的林忠礼懂得让花艺装置与楼梯、宴会厅、户外小空间趣意结合,奏出弦外之音。

记者:林方伟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4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91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7182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327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444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