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组屋待遇犹如“二等公民” 狮城“单身贵族”期待得到政府更多爱

2024年11月09日   •   6840次阅读

政府近年来逐步放宽单身者购买组屋的部分条例。(联合早报)

作者 李国豪

当说起买房,新加坡的单身人士总是不免调侃自己是“二等公民”。

无可否认,摊开公共组屋相关条例,确实能看到不少单身者“不被爱”的印记。

令人稍感宽慰的是,随着新加坡单身者比例渐高,社会上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政府也开始正视单身人士在住房方面的尴尬地位。

近两年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两位前后任总理李显龙和黄循财就先后给单身人士捎来了好消息。

其中两项重大改变如今已分别落实和提上日程。

首先是在新组屋分类框架下,年满35岁的单身人士将可购买全岛各地的两房式灵活预购组屋。过去,单身人士仅能在非成熟组屋区申购预购组屋。

上述措施在今年10月正式上路。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周三(6日)又加码宣布,明年中起,想和父母住得靠近或同住的单身者,也能在申购预购组屋时获得优先权。

在过去,这类优先权只有已婚子女才能享有。

新加坡公共住屋政策向已婚家庭倾斜是不争事实。(联合早报)

单身人口渐多已是趋势

今年9月公布的最新《人口简报》显示,新加坡人注册结婚的数量持续下滑,过去五年,注册结婚的公民平均每年2万2800对,较前五年的平均每年2万4000对少。

晚婚情况也愈来愈普遍,2023年,新加坡男性和女性首次结婚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0.7岁和29岁,比10年前的30.1岁和27.8岁来得晚。

更不可忽视的是,25岁至49岁单身新加坡人的比例显著上升。 其中,尤以25岁至34岁年轻新加坡人的涨幅最大。

25岁至29岁新加坡居民当中,2023年有83.8%男性和70.1%女性,分别较10年前增加了3%和7.7%;

在30岁至34岁新加坡居民中,去年则有45.2%男性和33.7%女性单身,分别比10年前增长5.6%和6.7%。

新加坡社会不但迈向老龄化,“单身贵族”愈来愈多恐怕也将是不可逆的趋势。

最近也有官方调查数据指出,预计到了2030年,新加坡会有12万2000名年长者独居,和2018年的5万8000人相比翻了超过一倍。

这些年长者当中,不排除会有部分与单身子女分开生活,这意味着,让单身子女有优先权购买靠近父母或与父母同住的预购组屋,将能进一步因应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将日渐增加的照护需求。

新加坡独居老人未来将越来越多。(联合早报)

针对单身者的限制已开始松动

从2019年首次开放让单身者享有购屋津贴,到今年先后开放单身者在全岛各地申购两房式灵活单位,以及让单身人士享有和已婚夫妇一样可优先住在父母家附近的权利,显示针对单身人士的限制已开始松动,不再是铁板一块。

即便如此,政府仍多次强调家庭是新加坡社会的基石,并承诺继续为家庭提供支持。

在这样的大方向下,单身者在购屋方面,仍旧处于弱势。

诸多限制中,最让单身者耿耿于怀的,莫过于35岁才能拿到“入场券”的年龄门槛。

单身者欲购买组屋,无论是预购组屋或转售组屋,都得等到35岁。

与年纪轻轻就结婚拥屋的人相比,就因少了一张结婚证书,单身者只能在人生较迟阶段才能拥有自己的安乐窝,自然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如果购买的是预购组屋,算上等待时间,终于有个家时,恐怕更是已步入不惑之年。

这无形中限制了单身人士的人生选择。

也有支持放宽相关条例的观点指出,当局限制单身者购买组屋的年龄(35岁)和房型(两房式灵活单位),搞不好弄巧反拙,浇熄了单身者未来组织家庭的可能性。

试想想,购入一个人刚刚好,一家人又太小的两房式单位,未来若遇到真爱“想婚”了,恐怕还得再经历一番更换较大房型的折腾。

“本来已打定主意不婚不育,现在虽然稍微有了组织家庭的念想,但转念一想却又多出这么多麻烦,要不干脆继续单身?”

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宽单身购买组屋的年龄和房型门槛,给予单身人士购买更大面积单位的灵活性,以备“爱情来得太快”的不时之需?

婚育与否,是个人的生活选择。(联合早报)

住屋政策中,显然还充斥着对单身一族不甚友善的元素。

一方面,这是新加坡亲家庭立场所致,在生育率下滑的危机当前,不难理解当局为何更要紧抓这个立场不放。

现实面上,也有房屋供应量不足的考量。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今年国庆群众大会坦言,单身人士买房的年龄和房型限制,短期内很难作出任何重大改变。

“因为我们还在增加新单位的供应,以跟上需求。

但建立营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社会,也是制定新社会契约的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主轴。

与时俱进,尊重不同面向新加坡人更多元的生活选择,例如婚育决定,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要塑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难免必须讨论是否抛开以婚姻状态界定个人权益的束缚,让人们无论有没有一纸结婚证书,都能公平地参与社会生活,例如买房这件事。

无论单身与否,所有新加坡人都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属于新加坡社会核心支柱的公共住房政策中,都该有个容身处。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695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