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被裁员的工人重新振作起来,政府将为他们提供临时的经济支持,让他们可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为找到更好的长期工作做准备。这个新的计划将使那些失业的人能够参加技能培训课程,而不是因为绝望而接受任何提供的工作。”
总理李显龙在周日的国庆群众大会上说,“这将是一个临时的安全网,帮助你满足即时的需求,让你有空闲去提升和学习,为你准备一个好的长期工作。”

(图片来源:李显龙脸书)
政府在多场新加坡携手前进对话会上,聆听民众的心声,听取了求职者的困难后,制定了这个即将推出的计划。李总理说,“随着新的经济领域的出现,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比如在数字领域。然而这些新兴的机会也引发了对跟上最新趋势的焦虑,以及担心自己的工作可能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应用取代。”
“只要你愿意努力,政府就会多走一步,帮助你!”
——李显龙总理
李总理用马来语说:“我们肯定会面临更多的工作中断,我们的更多工人会受到这样的中断的影响,可能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多次失去工作。”
“工作除了是谋生的来源,工作也是个人身份的标志,给自己带来自豪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启发。如果被裁员,工人可能会感到失望和失去信心。”
“但是经济压力和养家糊口的需要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和选择,所以很难去参加技能课程。因此往往出于绝望,我们抓住任何提供的工作机会。然而,对于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来说,摆脱困境的办法是重新培训自己,为长期找到更好的工作。“
李总理表示,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工人学习新技能,转移到新领域,比如通过新加坡劳动力机构提供职业转换计划。这项计划可以减轻被裁者在重新找工时所面对的压力,以便他们可更专注在提升技能,找到更好的长期工作。
他说,政府不仅要帮助人们找到工作,还要帮助人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强调,政府将继续投资教育和培训,为所有年龄段和背景的新加坡人提供机会和支持。

(图片来源:ST)
李总理宣布的这项计划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稳定就业市场和保障民生的重视,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新加坡与中国在应对裁员问题上的不同策略。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必须向被裁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则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裁员补偿政策更倾向于一次性地给予被裁员工一定数额的赔偿,而不是像新加坡那样提供临时性的财政支持和重新培训,这体现了两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结构的差异。中国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指失业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最长不超过24个月,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服务。

(图片来源:ST)
新加坡则是采用了一种自助、共助和政府助的三重保障模式,新加坡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公积金、医疗储蓄、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工伤补偿、失业援助等项目。其中,公积金是新加坡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计划,旨在为新加坡人提供养老、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的资金。
新加坡没有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因此政府为被裁员工提供临时财政支持和重新培训,可以看作是一种补充性的社会保障措施,旨在帮助失业者们渡过难关,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措施也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以及对培养终身学习和适应变化能力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