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进行城市更新

2022年01月07日   •   4104次阅读

新加坡城市更新

城市重建与再生

城市更新的阻力?

政府担当什么角色?

土地如何高效利用?

新加坡既是国家,也是一个大型城市。半个世纪前,新加坡存在着大量的城市问题,例如住房短缺、失业率高涨、住房条件差、城市破败等等。大量的移民涌入新加坡后,却没有足够的空间提供给新办公室以支持就业、足够的住房提供居住条件。而可利用的土地被破败的贫民窟占据,土地所有者缺乏维持其物业良好运作的动机,城市更新变成了当务之急。

1970年的新加坡,拍摄自博主Antipodean

一、更新手段

METHODS

有效的公共住房计划和土地征用工具,是新加坡城市从破败走向复兴的基础。随着果断而谨慎的城市更新计划铺展开来,系统性的规划和实施持续激励著政府行动。

首先是土地变得可用,其次是私营部门参与,再者是土地销售条件和公共住房政策的逐一落实。1980年初,市中心基本基础设施完成,随后滨海湾地区得以填海开发,多个特色特定历史街区保护计划依次执行,新加坡重新焕发生机,并得以高度宜居。

新加坡组屋,摄影师:Jonathan Chiang/Scintt via Getty Images

总体规划框架经过多版的推进,逐步完善并最终落实。其综合总体规划和开发离不开数个特点

A 长思远虑,具有长周期的规划策略

B 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适当地区发展集约化来平衡竞争

C 有效的可执行能力,效率较高的公共工作

D 创新性动态城市治理

E 建立诚信、务实的治理文化,培养信任

F 培育健全、透明的制度,公私合营,鼓励市场合作,培养良好的公私互惠关系。

G 与社区相关利益者深度合作,鼓励公众参与

二、土地利用

LAND USE

1960年代,面对土地稀缺、过度拥挤、基础设施不足、污染等城市问题,新加坡政府希望寻求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支持社会需求,比如提供广泛的公共住房等等。

商店、住宅和工厂挤在一块块未充分开发的土地上,而土地主则在那里等待不劳而获的增值。这些资本家没有为道路改善、开放空间、公共建筑或便利设施做出任何改善的动机,而这些土地后来又必须由公众以巨额成本进行购买;与此同时,一代人在不利于健康的条件下生活和成长。土地所有权的分散是全面重建市区的巨大阻力

1950年的中央商务区鸟瞰 Sourc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得益于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规划署和房屋建设局共同发力,将政府政策有效实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土地的公共控制和所有权。为了解决住房条件差和人满为患的巨大问题,新加坡违背了原殖民国英国的土地私有制原则,宁愿违反法律和规则去以低成本获得土地。1966年颁布的《土地征用法》确保了国家能够以低于经济水平的价格回购土地,引入了被称为“社会主义立法”的“公用征地”概念,支持政府获得土地用于公共住房和商业发展,从而推动更广泛的公共利益。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土地征用法》似乎很霸道,但它在早期的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该法案允许政府将高度分散的优质城市土地聚集成更高效的地块,将它们重新分配,以实现更经济、更大、更全面的开发。

从社会角度来看,土地现在可以分配给公共发展,以安置因城市更新而流离失所的人。这项强有力的法案支持对土地资源的广泛公有制和控制,这对于政府在城市重建中主动平衡竞争需求的能力至关重要。

土地被征用而建设公共组屋和商店

Sourc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另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政策是收费制度,它是在 1964 年的规划法案修正案中引入的。从开发许可中受益的开发商必须向国家支付开发费用,以防止土地所有者对社区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坐享其成。这笔收入有助于公共设施开发所需的财政资源,从而保证后续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以及用于鼓励市场经济的优惠政策。

融资和预算编制是新加坡政府策略的一部分。与大多数其他政府不同,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项目的资金来源不仅仅来自土地出售或开发费用。相反,它们从更广泛的运营收入池中提取,其中包括直接和间接税、许可证、以及其他使用者费用。

三、总体规划

MASTERPLAN

1958年新加坡的总体规划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限制高度的控制工具,并通过一系列的区域控制发展,以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请求了联合国的技术援助,比如城市规划专家 Erik Lorange 为期六个月的研究,以及他起草的长期更新计划和短期行动计划。

1958 Master Plan—Singapore’s first statutory land use plan.

Sourc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1960年代,城市更新团队设想了一套自给自足但相互连接的定居点,并对中央区进行系统性的再开发。城市更新从中部地区的北端和南端开始,向拥挤的中心移动,直到最终重建。这种分阶段、逐区的方式,很快被政府付诸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政府还坚持了良好的实体规划、环境规划、土地使用和交通运输进行整合。

1971年,第一个概念计划被提出,在之前的计划基础上,环形概念被组织起来,围绕中央集水区周围开发,并辅以沿南部海滨的东西走廊。大部分就业机会集中在中央地区,而以铁路为基础的快速交通系统则保护了土地,防止公路占据过多的城市空间。

在制定 1971 年概念计划时,SCP 研究着眼于各种选择以更好地组织土地利用,比如运输建模和模拟研究。从交通的角度帮助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配置。除了人口和就业预测外,交通研究还着眼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网络的扩展等公共运输参数,以满足更高的出行需求、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最终的概念计划结构采用了“环形概念计划”通过将土地利用组织成围绕中央的高密度卫星城镇。

Source: SCP Report

1991年的概念方案,让新加坡迈向城市更新的新阶段。该方案力求创造一个美丽而独特的亚洲城市,并保证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该计划呼吁通过大众轨道交通MRT系统和综合高速公路网络连接各个区域中心,共同推进权力下放。

2019 年 3 月,市区重建局 (URA) 公布了2019 年总体规划草案,在市中心等地区规划各种住宅和便利设施来增加中心区的居住人口,以便更多的人可以住在他们的工作场所附近。

通过CBD激励计划,鼓励现有写字楼开发项目转换为酒店和住宅用途,并提高容积率。这将有助于振兴中央商务区,使其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和娱乐场所。

另一项举措是战略发展激励计划。其目的是鼓励商业建筑业主以大胆创新的方式合作和全面重新开发相邻的物业,从而积极改造街道甚至整个区域。激励措施包括让容积率、高度、土地用途等规划参数变得更加灵活。其他的措施还有改善绿色城市走廊、改善公共空间和行人连通性等等。

四、更新历程

PROCESS

首次被选取的更新区域主要由单层或两层的房屋、作坊等构成。1967年该地区约75%的土地面积被征地以用于城市更新,开发项目包括公共组屋、社区中心和其他公共设施。而紧邻该地区,可用的优质土地被预留给私营部门进行重建,以创造黄金地带:高层办公楼、公寓、商业建筑等等。

新加坡早期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内利用土地进行新发展的过程。政府还负责为受影响的人提供服务:从重新安置的经济补偿到替代住所的建造和分配。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受早期城市更新工作影响的地区是该市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这也是有别于许多欧美城市更新的做法——这些国家的城市更新往往不受欢迎,是因为清理这些区域的时候,他们只是让推土机进来,而不考虑流离失所者的需求。相比之下,新加坡希望城市更新能够通过公共建设计划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让普通人也在城市更新中收益,其中一个例子便是安置中心,这些安置中心将用于安置收到影响的企业,而形成更有力的城市社区。

来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在重建之前,新加坡中区的社区和企业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让城市更新更具挑战性。如何安置这些社区,提供替代性居住条件,并保持社区精神活力非常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市区重建局提供了将住宅街区与零售裙楼整合的创新解决方案,这为习惯于街边客流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店面。这种“分层分区”的方法允许了多用途的建筑,使得受到影响的社区能够更好地维持家庭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以适应新的高层环境。这种方法也用在了许多私人开发项目,例如人民公园综合体。

从非法的临街商贩到有良好购物环境的人民公园综合体

Sourc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政府需要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方面。城市更新重新利用城市土地用于发展,本质上是重新分配的过程——它可能导致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公平结果。为了最大化造福公众,政府采用了公共组屋、安置中心、小贩中心,对人们居住、社区生活、商业进行了补助,从而赢得了民众支持。

除了兴建新建筑物外,全面重建还需要在中区建立综合交通方式。城市规划者,以前市建局执行长刘泰克博士为首,认为修建更多道路以保持交通畅通有其局限性。因而,新加坡限制汽车交通量,而鼓励采用更多的公共运输。比如,大众捷运MRT系统就为城市发展充当了催化剂。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被指定为集约化服务场所,和主要绿地、多层历史街区相平衡。这种TOD的理念,帮助新加坡未来的增长更有针对性,并减少土地使用浪费,能够更好地保护历史、自然资源。

1/2
下一页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8721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5472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长海岸线,但却缩小领海,转口贸易也会减少
2025年05月06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阅读
聊聊新加坡共和国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开户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