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游泳健将约瑟林在海外吸毒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约瑟林吸毒风波
约瑟林承认吸食大麻,对新加坡的反毒行动而言是一个暴击。
尚穆根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公众人物吸毒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必须处理它并继续前进。他也认为,人们也意识到,不管当事人是谁,一旦事件曝光,就必须面对后果。

同时,在这件事上,我们也能看到,新加坡处理毒品的方式是不同的。
差异化处理
我国游泳健将约瑟林和林香杞陷入吸毒风波,有民众质疑中央肃毒局为何没有对约瑟林采取行动,是否意味着他的待遇与别人不同。
针对这个情况,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表示,没有明确证据显示他正在吸毒。
如果涉事者的尿液检测结果没有呈阳性,即使他曾吸毒,当局也不会将他们送入戒毒所或向他们发出警告。但如果有证据显示涉事者目前在吸毒,无论地点是在本地或国外,中央肃毒局就会采取行动。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显示约瑟林和林香杞正在吸毒。虽然他们坦承过去曾吸毒,但他们的尿液检测结果呈阴性。
林香杞是因为拥有一个毒品器具而接获警告。而由于约瑟林是一名全职国民服役人员,因此依照法律,案件的管理已交给国防部处理。
帮助吸毒者
新加坡会对毒贩和参与毒品交易的人采取严厉处分,包括判处死刑。但当局对待纯吸毒者的方式却有所不同。
“他们没有犯下任何其他罪行。自2019 年起,我们的做法是把这些吸毒者当成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对待。即使吸毒是犯罪行为,他们也不会被监禁或有犯罪记录。”

每年逮捕约3000名吸毒者
新加坡严厉的毒品法规保证了这个城市国家的安全,同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在1990年,本地每年逮捕约6000名吸毒者,现在每年逮捕约3000人,尽管人口增加,但这个数字减半了。
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毒品的滥用问题日渐突出。基于此,新加坡政府展开了一系列打击、治理活动,并于1973年颁布了《滥用毒品法令》,为物质列管、犯罪惩罚、治疗康复、证据采集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令正文一共可分为七个部分,而后又有五个附表、一个立法史和两个比较表。应当说,刑罚处罚是犯罪打击的落脚点。
保留死刑
新加坡保留了死刑。
尽观来自本地和外部要求停止执行死刑压力,但这种压力在新加坡几乎没有影响力,无法影响罪犯的命运。
他说,这种压力通常来自外国和媒体,这并不反映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对特定罪行的强制性死刑判决的共识。
当被问及是否会检讨强制性死刑,特别是涉及毒品犯罪的法律条文时,尚穆根指出,这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了。

他曾在2012年推动对强制性死刑的法律条文进行检讨,他说,在某些情况下,那些被指控贩毒的人可以避免上绞架。
“被告必须是毒品的‘纯粹运送者’,并为(警方)捣毁毒品团伙提供实质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将向被告颁发合作证书,以便在判刑时行使司法酌情权。”
大部分的政论表示,新加坡对贩毒行为判处死刑的政策,符合国人的利益。
内政部曾有一项面向本地区非新加坡人的调查数据,其中83%的受访者表示,死刑使人们不把大量毒品贩运到新加坡。
“如果取消了死刑,进入新加坡的毒品数量将大大增加。你的生命,你兄弟姐妹的生命,许多其他的生命都将面临危险。如果我们取消死刑,在新加坡会有更多人死亡。”
独立调查:近87%国人支持死刑
另一项内政部独立调查显示,近87%的国人支持死刑。“因此,在新加坡国内并没有很大的争论,是一些人一直在重复这些观点。”
在死刑方面,新加坡并不孤单。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三大国家也都有死刑。
本区域有82%的人相信,死刑有助阻吓不法之徒在本地犯罪。
69%的受访者相信,死刑比终身监禁,更能有效地阻吓人们犯下严重罪行。另外,83%相信,毒贩会因为死刑而不愿走私大量毒品进入新加坡。
此外,国人在2019年的一项调查中也支持死刑,并认为它在减少严重罪行方面起作用。
尚穆根也说,内政部去年也就此进行了一项跟进调查,初步结果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对于蓄意谋杀、贩毒和军火相关等严重罪行,强制性死刑是恰当的惩罚

可以这么说,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死刑在本地起到的阻吓作用,是新加坡的犯罪率和嗜毒率都能保持在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