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介绍】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
新加坡8世纪属室利佛逝,14世纪始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王朝,18-19世纪属柔佛王国,19世纪初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占领,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隔日,新加坡独立建国,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
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协(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新加坡整个城市在绿化和环境卫生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自然环境】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新加坡岛东西约50公里,南北约26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 米,最高峰163.63米,海岸线长200余公里。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陆地面积581.5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填海造地,目前已增加24%,政府计划到2030年再填海造地100平方公里。
新加坡属东8时区,没有夏令时,与北京没有时差。
新加坡是一个城邦国家,故无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行政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简称社理会)管理。5个社理会是按照地区划分,定名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中区社理会,这五个社区再进一步分为27个选区,包括12个单选区和15 个集选区。
新加坡资源比较匮乏,主要工业原料、生活必需品需进口。岛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新加坡建有17个蓄水池为市民储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位于新加坡的地理中心,占地约3000公顷。新加坡约有23%的国土属于森林或自然保护区,而都市化缩小了雨林面积,森林主要分布于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以及3个保护区,西部地段和离岸岛屿。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年平均温度在23-35℃之间。1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受东北季候风影响及低压带的南移,平均气温在摄氏23-24℃左右。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干燥。新加坡降雨充足,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受较潮湿的季风影响,雨水较多,每天平均相对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欧亚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其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570.36万,其中居民402.62万(包括350.09万公民和52.53万永久居民),非本地居民167.74万。总人口增长率1.2%,人口密度7932人/平方公里。

【政治与外交】
新加坡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原经议会产生。1992年国会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2017年9月13日,新加坡前国会议长哈莉玛·雅各布(Halimah Yacob)完成总统选举提名程序,并作为唯一的候选人成为新加坡第八位总统,2017年9月14日就任,任期6年。哈莉玛总统是该国首位女性总统,也是继首任总统尤索夫·依萨之后的第二位马来族总统。
新加坡于1966年4月4日与美国建交,重视同美国的关系。美国长期以来都是新加坡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和外资投资国。美资银行在新加坡开设的分支机构多达30多家。2000年11月,新加坡与美国宣布展开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02年11月宣布达成实质性协议。2003年5月6日,美国总统布希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这是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来美国签署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也是美国与亚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新加坡于1966年4月26日新加坡和日本建交,同日本关系密切。日本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进口方面,日本是新加坡的最大进口国。同时,日本是新加坡外来投资的主要来源,投资重点是化学和电子业。
新加坡于1965年9月1日新、马两国建交,新加坡重视同马来西亚的传统关系。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第六大外国投资者,仅次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法国和澳大利亚。
中国和新加坡于1980年6月14日签署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两国正式建交。自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成果显著,签署了“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2008 年10月,中新两国签署了《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协定》,2009年1月生效,新加坡成为首个同中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东盟国家。2015年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4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7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泰国曼谷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并会见新加坡外长维文;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新间往来受限,2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老挝万象出席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并会见新加坡外长维文。2020年2月,韩正副总理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就新冠肺炎疫情通电话。1月、3月、4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先后3次同新加坡外长维文就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通电话。

【社会文化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前半期,中国、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移民进入新加坡。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居民中,华族占74.4%,马来族占13.4%, 印度族占9.0%,其他种族占3.2%。
华族在新加坡经济社会中地位较高,其经商表现突出,有“中华总商会”等规模大、影响广的商会组织。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
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为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和英语。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提倡宗教与族群之间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实行宗教自由政策,确认新加坡为多宗教国。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佛教信徒占人口的33.19%,基督教18.81%,伊斯兰教14.04%,道教9.96%,印度教4.96%,其他宗教0.59%,无宗教信仰者18.45%。
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拥有多元种族的城市国家。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等各民族虽风俗习惯各异,但相互间友好相处、团结和睦。华人的传统教育比较严格,伦理道德观念强,重视家祖宗舍,保留着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惯。马来族宗教思想较浓,风俗习惯与宗教息息相关,回教法律和苏丹制度维系生活和团结;作为宗教禁忌,马来人不吃猪肉,不喝含酒精饮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小孩的头被视为神圣,除长辈父母外,他人不可触摸。印度族生活比较简朴,文化也与宗教关系密切,对庙宇建筑十分讲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设有祭坛或祷告室;印度人视牛为神的动物,不吃牛肉,不能赠送以牛皮革制成的礼品。
新加坡高度重视以科技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科技创新是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2017年初制定的七大战略的重要内容。2016年,新加坡出台“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简称RIE2020),计划5年内拨款190亿新元,推动研究、创新和企业活动,经费拨款比之前5年增长18%,重点支持领域包括先进位造技术、生物医药、服务与数字经济及城市方案。
新加坡十分重视教育,每个儿童都需接受10年以上的常规教育(小学6年,中学4年)。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识字、识数、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著名的大学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和科技大学4所大学。
新加坡公民享受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截至2019年末,新加坡共19所综合性医院、9所社区医院、1所精神病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新加坡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4.3%,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3681.3美元。2017年,人均寿命为83岁。
新加坡的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无反政府武装组织。

【经济环境】
新加坡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治社会稳定、商业网络广泛、融资渠道多样、法律体系健全、政府廉洁高效。
根据KPMG应变能力最新调查报告,新加坡的应变能力指数在127个国家或地区中位居榜首,再次成为世界上应变能力最强的国家。报告指出,新加坡应变能力强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三方面,即开放和多元化经济(新加坡排名第一)、政府执行战略规划和横向发展的能力(新加坡排名第一),以及强大的人力资本(新加坡全球排名第4位)。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新加坡连续第4年排名第2位,仅次于新西兰,2016年之前新加坡连续10年位居榜首。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9年全球安全城市指数排行中,新加坡以91.5 分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在2020年1月公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新加坡获得85分,在180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四,也成为排行榜前十名的唯一一个亚洲国家。
2009年以来,新加坡经济保持持续增长。2019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721亿美元,人均GDP为65166美元。其中, 制造业占24.5%,批发零售业占16.4%,商业服务业占14.1%,金融保险业占13.1%,运输仓储业占6.3%。2019年,新加坡出口占GDP比重为27.9%、消费占36.0%,投资占23.1%。
2019年末,新加坡官方外汇储备2795亿美元。政府财政稳健平衡。2019财年新加坡政府收支赤字17 亿新元,年末政府国内债务余额6563亿新元,无外债。截至2020年6月,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对新加坡主权信用评级为AAA,,展望为稳定。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新加坡有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排名第22位的托克集团(Trafigura Group) ,排名第258位的丰益国际( Wilmar International )和 排名第 474 位 的 伟创 力 (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2019年产值1352.3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1.88%。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
关于工程承包方面的五点建议
2017年2月,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发布报告,提出七大战略勾勒出未来5至10年经济发展愿景。七大战略为:深化并扩展国际联系、掌握并善用精深技能、加强企业创新与壮大的能力、增强数码能力、打造机遇处处的蓬勃互通都市、发展并落实产业转型蓝图、携手合作促进创新与增长。

【基础设施及对外合作】
新加坡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全球最繁忙货柜码头、服务最优质机场、亚洲最广泛宽带互联网体系和通信网络。
新加坡15%的土地面积用于建设道路,形成以8条快速路为主线的公路网络。截至2018年底,新加坡公路总里程数3500公里,其中高速路164 公里。新加坡道路交通规则与中国有所不同,机动车驾驶舱位于右侧,车辆靠左行驶。
2013年2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达成初步协议,将修建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速铁路,起点/终点站分别为吉隆坡和新加坡裕廊东车站。新马高铁计划全长350公里(其中在马境内335公里,以高架路段为主;在新境内15公里,以地下隧道为主),为标准双轨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直达列车全程约需90分钟,预计总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新加坡段投资约50亿美元)。2018年9月,两国达成协议,新马高铁建设将延后两年。2020年5月两国一致同意将项目再次延至2020年12月31日,双方将继续磋商项目变更和计划。新加坡方面表示这将是该项目最后一次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