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岛强制使用SafeEntry数日后,有民众提出两大顾虑

2020年05月19日   •   1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岛购物中心,办公大楼等商业和服务场所,自5月12日起启用SafeEntry访客登记系统,目前已有超过6万2000个地点开始采用,强制规定人们扫描登入,在强制使用SafeEntry数日后,不少新加坡民众提出了两个顾虑:

1:必须重复输入资料

有新加坡民众反应在购物中心时,每进入一家店都要扫码填写资料,偶尔碰上网络不稳定,就算扫描了店家所提供的二维码,也无法打开填写资料的网站。

也有商家表示,使用SafeEntry系统过程较为顺利。不过在点击储存资料的选项时,每次扫描新的二维码都需要重新填写资料

解答

更改手机设置可免重复输入

如果点选储存资料的选项后仍被要求重新填写,只要改变手机浏览器存放Cookie的设定即可。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一些民众会使用第三方的二维码扫描应用程序来扫描,这可能存在潜在的“麻烦”,包括网站模板以及Cookie的处理,甚至可能有黑心的开发人员从中窥探用户扫描了什么。

为了让访客登记系统更顺畅,民众现在也可通过Singpass手机应用程序的新功能,选择要进入的地点来登记进出时间,无需扫描二维码。

2:对隐私问题心存疑虑

同时也有民众表示自己没有遇到重复输入资料的困扰,反倒是对于系统能保存个人资料,心有疑虑:以后万一有病毒入侵系统,那全部资料不就会泄露了?我有点担心,因为这是我们的隐私嘛!

尽管如此,受访民众还是认为通过使用SafeEntry系统,将有助于有关当局尽快追踪到确诊病例去过哪些地方,遏制2019冠状病毒进一步扩散。

解答

个人隐私和公共卫生之间的取舍

迄今为止的证据显示,拥有更精细的数据确实对追踪工作与控制冠病传播有所帮助。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战中,欧美灾情最为惨重,反观世界另一端的东亚,尽管近期输入型病例不断增加,其本土暴发的疫情已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造就上述差异的因素众多,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当中有个关键:东亚国家大多出台了大数据防疫技术,且民众对此并无强烈反感。而在欧美国家,隐私却成为其中无法避开的敏感问题。

韩国虽然没有任何追踪应用程序,却取用手机网络的数据、信用卡消费记录,还采用了闭路电视等。目前为止,他们也已有效地拉平冠病疫情曲线,尽管韩国梨泰院夜店引爆了另一波疫情。

中国政府则与阿里巴巴和腾讯合作,在这两家公司的手机应用程序支付宝(Alipay)和微信上启动健康码系统,控制住了疫情。

无独有偶,日本政府也要求Yahoo!、Japan Corp.、Rakuten Inc.、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com等大型公司,提供与用户有关的数据,以便尽早发送预警,并让医疗保健系统预先准备。越南也在3月21日后,出台健康码专用APP,供搭乘长途交通工具者使用,以利后续追踪与控管。

虽然有关这些数据将如何被使用与分享的争论仍在持续,在数据隐私与促进追踪工作以维护公共卫生之间,终究要有所权衡取舍。

TraceTogether合力追踪应用程序所采集的数据,会被储存在用户的个人手机里。如果用户不是确诊病例,这些数据将会在21天后自动被删除。如果用户被确诊染上冠状病毒,当局则会要求他把数据上传到一个中央服务器,由新加坡卫生部来管理,且只有授权人士才可以读取这些资料。

同样的,SafeEntry访客登记系统会将使用者的个人资料传送到一个中央服务器,只有新加坡卫生部授权的人士才能使用。

然而欧美在新技术抗疫问题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隐私大挑战。而正是因为对公民隐私的尊重和保护,欧盟在2018年通过了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一条例秉承个人信息是公民人格和人权一部分的宗旨,也被称为最严个人隐私保护法。

例如英国科学家提出的App抗疫研究方案,由牛津大学的大数据研究所和纳菲尔德医学部联合提出。研究提议,这一App记录人们每天行动的GPS定位信息。用户还可以在GPS信号不足的地方扫描张贴在公共设施上的QR码来补充信息。

如果有人感觉身体出现感染症状,可以通过App要求在家中检测。如果被确诊感染,所有与他/她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立即就能收到警告信息。他们立即开始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但却不会知道究竟是谁被确诊后发出的警告。被确诊者的工作场所和乘搭过的交通工具部门也会被通知启动消毒行动。

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牛津大学的的克里斯多夫·弗雷泽(Christophe Fraser)说,在目前的封城隔离措施下,很多人的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使用这款App的最实在和直接的好处就是,稍微多掌握一些信息就能使没有受感染的人有更多的行动自由,而且还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不过参与这项研究的牛津大学伦理问题专家麦可·帕克教授(Michael Parker)向BBC表示,在英国实行类似中国的措施要求每个人都安装App恐怕不妥,但是很多私营公司有可能仍然会采取内部的限制措施。

随着疫情在欧洲和美国造成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如何有效防控疫情成为各国头等大事。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前主任汤姆·弗雷登(Tom Frieden)向BBC表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抗疫战争中,需要互相学习最好的经验和最有效的策略,共同开发最有效的工具。至于运用科技对人们隐私造成的侵犯,弗雷登说追踪人们的社交接触面是防控传染疾病传播的核心,人们需要在最基本层面做正确的事情。

尽管有英国有权益人士发出公开信,希望医疗部门确保在抗疫过程中人们的隐私不会受到侵犯,并警告说一旦出现问题公众对医疗部门的信任将会受损。普遍预计,英国和欧盟很快将采纳实施亚洲国家的大数据抗疫经验,保护隐私的讨论将会继续下去。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7182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