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島強制使用SafeEntry數日後,有民眾提出兩大顧慮

2020年05月19日   •   1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島購物中心,辦公大樓等商業和服務場所,自5月12日起啟用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目前已有超過6萬2000個地點開始採用,強制規定人們掃描登入,在強制使用SafeEntry數日後,不少新加坡民眾提出了兩個顧慮:

1:必須重複輸入資料

有新加坡民眾反應在購物中心時,每進入一家店都要掃碼填寫資料,偶爾碰上網絡不穩定,就算掃描了店家所提供的二維碼,也無法打開填寫資料的網站。

也有商家表示,使用SafeEntry系統過程較為順利。不過在點擊儲存資料的選項時,每次掃描新的二維碼都需要重新填寫資料

解答

更改手機設置可免重複輸入

如果點選儲存資料的選項後仍被要求重新填寫,只要改變手機瀏覽器存放Cookie的設定即可。

不過在使用過程中,一些民眾會使用第三方的二維碼掃描應用程式來掃描,這可能存在潛在的「麻煩」,包括網站模板以及Cookie的處理,甚至可能有黑心的開發人員從中窺探用戶掃描了什麼。

為了讓訪客登記系統更順暢,民眾現在也可通過Singpass手機應用程式的新功能,選擇要進入的地點來登記進出時間,無需掃描二維碼。

2:對隱私問題心存疑慮

同時也有民眾表示自己沒有遇到重複輸入資料的困擾,反倒是對於系統能保存個人資料,心有疑慮:以後萬一有病毒入侵系統,那全部資料不就會泄露了?我有點擔心,因為這是我們的隱私嘛!

儘管如此,受訪民眾還是認為通過使用SafeEntry系統,將有助於有關當局儘快追蹤到確診病例去過哪些地方,遏制2019冠狀病毒進一步擴散。

解答

個人隱私和公共衛生之間的取捨

迄今為止的證據顯示,擁有更精細的數據確實對追蹤工作與控制冠病傳播有所幫助。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戰中,歐美災情最為慘重,反觀世界另一端的東亞,儘管近期輸入型病例不斷增加,其本土暴發的疫情已經維持在一定範圍內。造就上述差異的因素眾多,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但當中有個關鍵:東亞國家大多出台了大數據防疫技術,且民眾對此並無強烈反感。而在歐美國家,隱私卻成為其中無法避開的敏感問題。

韓國雖然沒有任何追蹤應用程式,卻取用手機網絡的數據、信用卡消費記錄,還採用了閉路電視等。目前為止,他們也已有效地拉平冠病疫情曲線,儘管韓國梨泰院夜店引爆了另一波疫情。

中國政府則與阿里巴巴和騰訊合作,在這兩家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支付寶(Alipay)和微信上啟動健康碼系統,控制住了疫情。

無獨有偶,日本政府也要求Yahoo!、Japan Corp.、Rakuten Inc.、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com等大型公司,提供與用戶有關的數據,以便儘早發送預警,並讓醫療保健系統預先準備。越南也在3月21日後,出台健康碼專用APP,供搭乘長途交通工具者使用,以利後續追蹤與控管。

雖然有關這些數據將如何被使用與分享的爭論仍在持續,在數據隱私與促進追蹤工作以維護公共衛生之間,終究要有所權衡取捨。

TraceTogether合力追蹤應用程式所採集的數據,會被儲存在用戶的個人手機里。如果用戶不是確診病例,這些數據將會在21天後自動被刪除。如果用戶被確診染上冠狀病毒,當局則會要求他把數據上傳到一個中央伺服器,由新加坡衛生部來管理,且只有授權人士才可以讀取這些資料。

同樣的,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會將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傳送到一個中央伺服器,只有新加坡衛生部授權的人士才能使用。

然而歐美在新技術抗疫問題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隱私大挑戰。而正是因為對公民隱私的尊重和保護,歐盟在2018年通過了數據保護條例(GDPR)。這一條例秉承個人信息是公民人格和人權一部分的宗旨,也被稱為最嚴個人隱私保護法。

例如英國科學家提出的App抗疫研究方案,由牛津大學的大數據研究所和納菲爾德醫學部聯合提出。研究提議,這一App記錄人們每天行動的GPS定位信息。用戶還可以在GPS信號不足的地方掃描張貼在公共設施上的QR碼來補充信息。

如果有人感覺身體出現感染症狀,可以通過App要求在家中檢測。如果被確診感染,所有與他/她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立即就能收到警告信息。他們立即開始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但卻不會知道究竟是誰被確診後發出的警告。被確診者的工作場所和乘搭過的交通工具部門也會被通知啟動消毒行動。

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之一,牛津大學的的克里斯多夫·弗雷澤(Christophe Fraser)說,在目前的封城隔離措施下,很多人的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使用這款App的最實在和直接的好處就是,稍微多掌握一些信息就能使沒有受感染的人有更多的行動自由,而且還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不過參與這項研究的牛津大學倫理問題專家麥可·帕克教授(Michael Parker)向BBC表示,在英國實行類似中國的措施要求每個人都安裝App恐怕不妥,但是很多私營公司有可能仍然會採取內部的限制措施。

隨著疫情在歐洲和美國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如何有效防控疫情成為各國頭等大事。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前主任湯姆·弗雷登(Tom Frieden)向BBC表示,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參與到抗疫戰爭中,需要互相學習最好的經驗和最有效的策略,共同開發最有效的工具。至於運用科技對人們隱私造成的侵犯,弗雷登說追蹤人們的社交接觸面是防控傳染疾病傳播的核心,人們需要在最基本層面做正確的事情。

儘管有英國有權益人士發出公開信,希望醫療部門確保在抗疫過程中人們的隱私不會受到侵犯,並警告說一旦出現問題公眾對醫療部門的信任將會受損。普遍預計,英國和歐盟很快將採納實施亞洲國家的大數據抗疫經驗,保護隱私的討論將會繼續下去。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9234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427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