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拥有众多的高净值人士(HNWI),即拥有至少100万美元(136万新元)可投资资产的富人。这些富人的投资行为和目标,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和期待。那么,新加坡富人都在投资什么呢?他们的投资心理是怎样的呢?
最近,瑞士私人银行Lombard Odier发布了一份关于亚太高净值人士的第四份年度报告,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根据这份报告,新加坡富人在过去两年中,有56%的人增加了多元化投资,其中约53%的人转向了更安全的资产,如现金或黄金,而该地区这一比例为41%。这表明,新加坡富人对波动的股市和风险较高的投资犹豫不决,更倾向于保守的投资策略。

图源:路透社
Lombard Odier亚洲私人客户执行长Francis Liu先生表示,这可能并不代表“大规模逃往安全”,而是对数字资产和波动性更大的上市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犹豫不决。他指出,新加坡富人明白需要分散其投资组合,但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可投资资产是现金、股票和债券等易于变现的金融产品。
分散投资的原理是,通过将资金投入不同的资产类别,可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提高整体的收益。如果你只投资股票,那么当股市下跌时,你的资产就会大幅缩水;但如果你同时投资债券、黄金和房地产等,那么当股市下跌时,你的其他资产可能会上涨或稳定,从而抵消部分损失。分散投资可以让你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都能保持一定的收益水平,避免过于依赖某一种资产。
当然,分散投资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方法,也有一些缺点和风险。分散投资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不同的资产,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付各种费用和税收。此外,分散投资也不能完全消除市场风险,如果所有的资产都同时下跌,那么分散投资也无济于事。因此,分散投资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收益目标和投资期限,来合理地配置不同的资产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除了分散投资,新加坡富人还有哪些投资目标和行为呢?Lombard Odier的报告还调查了新加坡富人在家庭环境中的个人和财富目标,涉及的个人目标包括生活方式、保护家庭财富、投资、创办自己的企业、可持续投资和慈善项目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现:
当谈到个人目标时,新加坡的大多数富人认为享受和保持他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只有约15%的新加坡受访者认为创业是一个基本目标,是该地区最低的。这说明,新加坡富人更注重享受现有的财富,而不是追求更高的财富增长。
约30%的新加坡高净值人士认为,为可持续的未来进行投资至关重要。然而,尽管他们关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但许多人没有采取任何投资行动,因为他们不相信回报。这表明,新加坡富人对可持续投资的认知和意愿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新加坡富人没有言出必行的另一个领域涉及私人资产,因为对非上市和私人持有的资产缺乏信心和理解。这些投资包括政府拥有或相关的投资。Lombard Odier在报告中写道:“与可持续投资一样,在充分实现私募市场投资潜力方面,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和广泛市场不确定的时期,这是一个需要弥合的差距,”并补充说,2022年以亚太地区为重点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回报率优于公开市场。这说明,新加坡富人对私人资产的机会和风险还不够了解,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咨询。
报告显示,新加坡的富人在传达个人目标和将意见转化为行动方面,与地区同龄人一样,普遍犹豫不决。超过60%的人认为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目标与他们不同。Lombard Odier的有限合伙人、亚洲区负责人兼全球战略联盟负责人Vincent Magnenat先生表示:“在实现个人目标、可持续投资、私人资产和调整家庭目标等主题上,高净值人士的意图和行动之间存在二分法。他补充说,这些被压抑的问题可能成为一个火药桶,导致糟糕的财务决策、损失或更高的成本。这表明,新加坡富人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以达成一致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该研究还反映了各代人之间观点的分歧,正如该地区约70,000名高净值人士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将有2.5万亿美元转嫁给下一代一样。从地区来看,45岁以下的高净值人群在财富传承上更倾向于提前规划和安排,而且更愿意使用保险、信托等专业的工具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和有效传承。
相比之下,45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在财富传承上更保守和传统,更多地依赖法定继承、遗嘱或赠与等方式,而且更关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以及家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这些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反映了不同代际的价值观和生活经历,也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
总之,新加坡富人的投资心理和行为,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和期待,也显示了他们在分散投资、可持续投资、私人资产和财富传承等方面的差异和挑战。作为一个富裕的国家,新加坡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以提高富人的投资意识和能力,以及沟通和协调的技巧,为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