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泰國這裡有最好的生活,也有最差的生活
泰國怎麼樣,不取決於泰國自己,而取決於你。這個國家有已開發國家的酒店商場和服務意識,有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水平和官僚系統,也有欠已開發國家的公共設施和市政交通。有的國家表里如一,如日本。有的國家表里不如一,就如泰國。如果你走進購物中心,泰國的設施甚至比哈羅德、高島屋更好。靠著沙發翻著書,你會想在這裡生活一輩子。
【Embassy頂樓書店】

但如果碰上一個雨天,你走出辦公室,看到淹沒的道路,濺起的污水,以及水面泛起的人畜排泄物,你會一分鐘都不想多待,一輩子都不想再回來。
【Dhurakij Pundit University 後門】

如果你下了班,坐在米其林兩星的Le Normandie餐廳,品嘗著各種海膽、龍蝦、鵝肝,看著平靜流淌的昭帕耶河,和朋友聊著《黑天鵝》或《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而買單時又發現不貴,你會覺得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比巴塞隆納,比伊斯坦堡都美好!
【東方文華Le Normandie餐廳】

但如果你有興趣去寫三聘的歷史,沿著耀華力路,找到老噠嚟市場,穿過滿是老鼠,且污水橫流的小路,看到那些被垃圾包圍的人民,你的內心又會很不舒服。我的導師Michael McAleer曾和我說:「有人坐在孟買泰妃酒店喝著馬提尼,看著馬路上衣不遮體的百姓,內心就是可以無動於衷,但你做不到。所以你一定要去已開發國家,而不是待在泰國,這樣你才能平靜,去思考有價值的問題,而不是考慮這種伴隨人類幾千年的社會問題,世界的財富有個總量,理想終歸只能是理想。」
【唐人街乾貨巷龍尾古廟後】
【老鼠與居民咫尺之遙】
【四年後再訪,老人已過世】

二,汶萊這裡生活寧靜,但也乏味
如果恰逢周末,你想散散心,離開嘈雜的曼谷,來到平和的汶萊。你會有種如獲新生的感覺。城市乾淨、整潔。市民文明、禮貌。鄧麗君《小城故事》中唱的人生境界真善美,似乎這裡真的全囊獲了。
【Brunei就是中國古書所說的婆利】

如果你拿出兩天,去淡布隆的熱帶雨林過夜,夜晚吃著燒烤,望著星光,和朋友聊著宋干節,聽著林間迴蕩的鳥語,享受著遠離網絡的平靜,你會覺得,時間慢了,人生的意境,也突然觸手可及。美妙!
【淡布隆熱帶雨林】

但當你待到第三天,你知道這世界很多人在找你,而你卻聯繫不到。你想知道歐冠筆袋誰贏了,卻又無從而知時。前所未有的焦急會瞬間襲來。導遊見狀行船數里,指著一個幾十米的腳手架對你說:「你現在爬上去,最頂上有網!」你聽後,顧不上腳底的人字拖是否濕滑,也顧不上隨風飄擺的腳手架是否牢靠,心中所想的只有重返世界,如再加一件,就是儘快重返。
【幾十米高的架子】

千辛萬苦,你成功了,登頂後拿出手機,卻發現只有通話信號,沒有網絡信號,臉龐是滴落的淚水,腦中是無力的空白。夜晚回到斯里巴加灣,望著空無一人的道路,經過全國唯一的夜市時你會想起很多人,如曾在貝加爾湖邊牧羊的蘇武,如迪福筆下的魯濱遜,這時你腦子裡可能只有一個念頭,我們不害怕孤獨,但也不主動尋求孤獨。
【斯里巴加灣清真寺通道】

三,緬甸這裡有艱難過往,也有美好未來
人生有起起伏伏,國運其實也是。有的國家很幸運,地底下挖桶油,就能賣一百美元。有的國家更神奇,路邊撿塊石頭,起拍價十萬美元。但你很難想像,當前一種國家已經建出世界第一高樓時,後一種國家馬路邊還沒有路燈。多數人晚間出門,依然離不開手電。緬甸曾有輝煌的過往,但如今的交通規則卻是右舵右行,除了方便行人與司機講價,我想不出此種設定有什麼好處。
【仰光昂山市場外】

行走世界後我有一個感受,就是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一個國家是多餘的,是可有可無的,它存在,就一定有它獨特魅力的一面,就看你能否發覺。果然,在馬路邊險些被撞的我,一進餐廳立馬感受到了緬甸這個國家獨有的魅力,便宜!巨型皮皮蝦在澳門三百一斤,在泰國也差不多,但在緬甸三百塊錢可以點滿滿一桌子。當藍蟹和皮皮蝦的香味迎面而來時,再多的煩惱也會煙消雲散。
【蘭花海鮮餐廳】

當然,皮皮蝦再便宜對當地老百姓也是很遙遠的。相隔多年再去緬甸後同事讓我評價評價緬甸的發展潛力。我只能說,相較多年前,它確實更像一個正常國家了。但距離一個真正的正常國家,緬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常國家可能右舵左行,也可能左舵右行,但絕不會右舵右行,然後讓老百姓在馬路中間下車。何況,這個國家與世界背道而馳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例如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從上至下,不知道究竟誰說了算。但站在高山上看緬甸那一望無際的密林時又會對這個國家充滿的信心,因為那都是紅木。
【當地人的串串香】


四,新加坡這裡社會公正,但也沒人情味
小時候我媽曾多次動員我去新加坡上學,原因很簡單,那時她的同事都去了新加坡。我如果過去,她就可以去陪讀,然後在牛車水開餐廳。我只要努力學習,就可以一路華僑、國大,最後留學英美,徹底改變幾代人窮苦的命運。
【樟宜機場 Welcome to Singapore】

我當時挺動心的,就和爺爺說了自己的想法,爺爺雖從未踏足過新加坡,但出訪過一些西方國家,算是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爺爺想了幾天和我說:「新加坡這個國家沒資源,而且比較勢利,你們去了如果只是僑居,其實也就掙個血汗錢。就算入籍了,這個社會也不會養閒人,到老了還要奔波餬口,不值當。」
【多年後我發現爺爺的話一點沒錯】

新加坡確實是非常國際化的社會,也是非常平等開放的社會,但亞洲的發達經濟體,與西方還是不同的,西方的發達經濟體除了美國,都是平等高於自由,而亞洲是自由高於平等。自由的社會,競爭無處不在。走進餐廳茶肆,服務員均齡七十開外,有的老奶奶、老爺爺牙齒都掉光了,仍然在用顫抖的雙手端盤子,用蹣跚的步履拖地板,讓人不禁唏噓。再想想我的姥爺,每日不是養貓就是遛狗,進出都是高檔餐廳,喝的全是名茶好酒。雖然這不代表整體,但這也是事實。
【小印度的印度人,比真印度都多】

新加坡發達,城市漂亮。但多年和新加坡人接觸下來,我也發現了幾個問題。第一,新加坡人非常同質化,認識了一個,就等於認識了一批人。有的是睿智,缺的是腔調。第二,新加坡的男人缺乏男子漢的氣魄,不夠陽光。而新加坡的女人,又沒有女人的味道,感覺病懨懨。
新加坡男籃經常來泰國比賽,因為他們也是華人,我有時也去給他們加油,但說句難聽的,看新加坡的小伙子打籃球,就像看蔡某坤打球,感覺不知道是幾天沒吃飯了,還是夜店去多了,反正就是渾身沒勁。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我覺得追求文明沒錯,但追求文明的同時,也不該失去性格。想像下,如果美國全是Nerd,沒有詹皇,沒有強森,沒有美國隊長,會是怎樣?如今的新加坡,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富裕但不自信。
【隊員聽教練布置戰術只有三種反應】
【點頭,使勁點頭,非常使勁點頭】
【教練還沒說話呢,他們頭已經先點了】

五,越南這是離我們最近, 也離我們「最遠」
越南早先是中國的郡,五代十國獨立後,也一直是中國的藩屬。但這種關係帶給越南的並非感情,而是提防和算計。我爸當年都寫過請戰書,要求去前線保家衛國,但因為我爸是炊事兵,前線生火做飯容易暴露位置,組織沒批。清嘉慶年間,阮朝創立者阮福映請以南越為名賜封,但清廷不同意,因為從歷史角度講,廣東、廣西都算南越,而阮福映請賜的,僅就交趾故地,清廷一想,他既然先有越裳舊地,後有安南全壤,那首尾相湊,就賜越南好了。結果越南越南,越來越難。
【芽莊珍珠島樂天世界】

按說,越南受中國影響兩千年,受法國影響不過一百多年,但現在去越南,你會發現他們和魁北克一樣,拷貝了很多法國文化。法國文化是好的,但生搬硬套就給人感覺很搞笑。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朝一個方向喝咖啡這事。歐洲人這麼坐,是因為空間不夠,你們這麼寬敞還這樣坐,就讓人難以理解了。
【奉天順化大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