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盤點東南亞十國的得與失

2024年01月12日   •   1萬次閱讀

越南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就是當年的船民事件。當時越戰結束,戰敗的南越難民乘船四逃。面對百萬難民,聯合國無計可施,只得讓世界已開發國家一起安置難民。這件事結束了澳大利亞的白澳時代,也大大改變了英國、美國的亞裔人口比例,還差點拖垮香港。

越南人進入英國後,從洗衣工干起,如今已經是很大一股力量了。因為也受儒家思想影響,越南人和中國人相似,極其能吃苦。但他們有些觀念,也是極難理解。我曾和一位越南學者一起租過房,起初關係不錯,他生日時我還送了一個芝士蛋糕。有天閒聊他說:「橙劑是美國投的,但罪魁禍首,其實是你們。」我說:「你這個關係搞反了吧!」他聽後突然暴怒,起身摔門而去,從此,便再未與我,以及另外兩人說過一句話。我走那天,好心好意去和他告別,他還裝聽不見。我向外走去,突然腦中想起了孩童時代姥姥給我說過的一句話:「越南人,那真是白眼狼,我們援助他們多少東西,他們倒好...」

【爺爺迎接黃文歡移居中國】

六 ,柬埔寨這裡有偉大過往,也有可怕過往

我知道柬埔寨,是因為爺爺,記不清那時我是九歲還是十歲,反正有一天都快睡覺了,爺爺和奶奶看著電視,說這應該是紅色高棉的最後據點了。我當時很好奇,問紅色高棉是什麼,還以為是彈棉花的。爺爺說:「紅色高棉是柬埔寨的一個組織,屠殺了幾百萬老百姓。」

過了十幾年,我自己來到了金邊的殺戮園,看到了無數頭骨堆成的方塔,從小天不怕地不怕的我,突然感覺後背一涼。在和平年代,能把本國人屠殺幾百萬(全國一共六七百萬人),真的讓人無話可說。

【金邊殺戮園】

就這麼一塊二十見方的地方,竟然挖出了四百多具骸骨。不光數量,死法也很驚人。小孩多就是摔死,拎著腿往樹上摔就好。成年男性拎腿拎不動,就勒死、弔死,還有就是用電鑽鑽死。總體來說,殺人的原則就是儘可能不浪費一槍一彈。

【屍骨埋藏點】

除了慘痛,柬埔寨也有輝煌的歷史。我們現在看東南亞的歷史,通常分為海上陸上兩部分。海上東南亞,就是貿易帝國-室利佛逝(Sri Vijaya,包括後來的三佛齊),但室利佛逝的信史很少,就是在印尼發現了幾塊碑。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搞不清,室利佛逝和三佛齊究竟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陸上就是真臘,很幸運,中國元代人周達觀寫了《真臘風土記》,除了記載番婦多淫,夜不能獨眠外,還記錄了王城所見。幾百年後,法國人看到了這書的譯本,覺得胡編不可能編得如此詳盡,便捧著譯本找了當年遺址,也就是吳哥窟。算是東南亞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期。

【暹粒吳哥遺址公園】

真臘始於何時,現在看來是考據不出來了,永遠成迷了。真臘是不是在柬埔寨興起,現在也很難說,也有可能是在武里南,甚至更遠。總之,柬埔寨是一個「表里如一」的國家,破落與殘敗由內至外。

【崩必烈遺址公園】

七 ,菲律賓這是生活最易的地方, 也是最不易的地方

菲律賓是個矛盾體,有點類似泰國,但又與泰國不同。泰國的反差主要體現在生活和居住環境上,例如室內與室外的反差。但泰國的人其實區別不那麼大,朱拉隆功大學經濟學院的院長英語也一般,但曼谷大街上跑出租的司機張嘴也能對付幾句。泰國總體來說,百姓是比較富裕的,特別是城鄉差異較小,我也寫過泰北地區一些華人村的情況,但那些人其實並非泰國人,而是緬甸人。但泰國即便很有錢的人,其實認知也是較為有限,用大白話說,就是不洋氣。而菲律賓不是,菲律賓的優秀人才,和歐美的優秀人才是沒差別的,但菲律賓的社會底層,你說他是原始部落民,其實也不冤枉。菲律賓有很多窮人,就住這種窩棚,這在泰國幾乎沒有。中國也應該沒有。

【宿霧比華利山下】

但如果你在菲律賓當一個大學老師,那住別墅遠比中國容易。中國大學老師有別墅的比例大概10%左右,多數還是郊區的度假別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位幫我洗衣服的大叔,他條件一般,但五個子女大學畢業後都留在了歐美國家工作生活。簡單說,菲律賓是一個組內波動很大的國家,如果不努力,那生活肯定不如中國泰國。但同等拚命,菲律賓的生活又高於中國和泰國。

菲律賓有很多人近乎原始,在中國這類人極少。可能只有去四川涼山地區才能碰見。但菲律賓又有很多人很國際,言談舉止,舉重若輕,待人接物,得體大方,頗有西方Noble Family的感覺,在中國,這類人也極少。中國這些年出國的人多,但真正從內而外表現出一種修養,散發出一種魅力的屈指可數。這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點不容忽視,就是我們的社會始終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極難接受他人與自己不同,我們總認識自己是準則,別人不同就是錯,持這種想法走出國門,其實和待在家中也沒太大不同。

【菲律賓優秀小伙Tingson】

因為菲律賓的存在,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真正變得完整了。婆羅門、金剛乘、上座部、遜尼派、羅馬公教、高台教...

對我來說,菲律賓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因為他們聊的東西我都懂,我想說的他們也懂,這在泰國是無法想像的。語言很重要,但語言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內容。世界文化的總量,遠比很多人所想得多,但如果你習慣沉溺中文世界,或沉溺單一語言世界,你就會產生錯覺,覺得世界文化的總量很小。但這時你要清楚,產生這種錯覺不是因為世界文化出了問題,而是你的工具出了問題。如果你沒有文化的積澱,便無法產生有效的交流,進而會因為不了解,認為他人沒文化。但事實是,人家的文化你不懂而已。未來還是要放低姿態,多向世界學習,知識不存在有用知識和沒用知識,知識學好了都有用,學不好都沒用。

【馬尼拉,聖托馬斯大學】

八 ,馬來西亞這裡最似中國, 也最不似中國

類似馬來西亞,國土一分為二還能延續的國家,全世界其實沒幾個。如果你在英國生活過,那踏上馬來西亞的土地你會有一種熟悉和親切,無論道路設置,還是斑馬線前的按鈕,都有似曾相逢的感覺。但如果你是華人,看到吉隆坡街頭巷尾播放的《跑男》和《爸爸去哪了》後,你又會產生另一種熟悉和親切。總之,這裡有西方的制度,也有東方的文化,這就是馬來西亞。

當你看到百盛二字時,你會以為這是青島中山路,但其實這裡是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有時我們從感情上,覺得泰國離我們很近,但事實上,泰國離我們遠極了。曼谷是中國古書說的金鄰大灣,建城歷史不過二百多年,因為地多人少,泰王接納粵閩人來泰定居貿易。這些華人來時,印度婆羅門和錫蘭僧團已將這個國家的思想陣地占據,中國人除了「歸降」,別無選擇。

中國思想是儒釋道的結合,儒和道是本土原生的,但又是相互拆台的。釋是印度傳來的,是西天取經背來的,當人家直接有婆羅門站台時,哪還有你說話的機會。因為思想多多少少是有排他性的,所以你不同化別人,別人就會同化你。這種同化不光過去有,今天也依然在,你即然信佛,那就應該早起布施,門外等待布施的是泰族僧侶,你不可能端一碗豆汁,那就要學泰族飲食,就這樣,兩代人時間,中國人就變成了泰國人。

相較泰國,馬來西亞的思想與我們截然不同,毫無淵源可言,儀軌也天差地別。這種從一開始井河不犯的環境,反而讓馬來西亞保持了一份與我們的相似。而不像泰國那樣,痕跡越來越淡。

【馬六甲大街】

但這裡終歸是大英國協國家,又是資源豐富的大英國協國家。英國的文化核心就是秩序,任何事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可能很多學生學的不像,但不像也是學。所以熟悉之外,這裡又與中國不同。東方的思想,西方的法規,實際是一種非常完美的搭配。只可惜,前者比例低了些。現實變成了,東方加阿拉伯世界的思想,再輔以西方的法規,結果,我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南轅北轍的國家。這個國家有聯邦,還有議會,有選舉出的君主,還可以君主立憲。複雜,但又習慣複雜。

【雲頂纜車】

九 ,印度尼西亞這裡是揚名處,也是傷心地

多數人知道印度尼西亞,是因為萬隆會議。會議時好多國家向我們發難,我們沉著應對,說千里迢迢來這,不是為了吵架的,要吵架,我們沒必要跑這麼遠,我們希望求同存異。我以前以為,這會議僅對中國是件大事,但事實上,這會議對全世界都是大事。換到今天,如果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拋開已開發國家單獨開次會,也絕對是驚天動地的。

我認識一位瑞典人,有錢,愛旅行,還找了印度尼西亞的女朋友。他和我說最多的,就是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太大了,你一天去一個島,也要一輩子才能轉完這個國家。我對印尼的了解是非常淺顯,僅僅限於爪哇和巴厘島,蘇門答臘和蘇拉威西我未曾踏足,巴布亞更是未曾想過。

瑞典朋友說:「印尼不光島多,最要命的是,很多島,島內相互也不通。例如蘇拉威西,就分中西南北東五個方向,東不識北,北不識南。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都曾是被文明遺忘的世界盡頭。但區別是,朝鮮和日本自己人之間並沒有相互遺忘,而印度尼西亞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家有幾口人。

【雅加達夜市】

一個對自己都一無所知的國家要怎樣發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肯定不會發展的很好。98年的悲劇,也是因為這個背景。雖然已經進入到了二十世紀,但在這個世界盡頭,文明還很遠。他們依然保持著部落民的特徵,例如有人會在馬路上放一塊石頭,再將塑料袋套石頭上,然後站在路邊,等待撞車時刻的到來。似乎在他們的思維中,對與錯的概念還尚未建立。看看偉岸的婆羅浮屠,你會認為這個國家是有過去,但這個國家的過去,可能沒有發生在多數地方,等待他們的,依然是文明的從零開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