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爆發的新加坡史上最大規模洗錢案,除了涉案金額之高引起全島熱議外,還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由於在慈善機構捐款人名單中,發現有和洗錢案嫌犯相同的姓名,當局在(10月21日)答覆媒體時表示,雖然沒有設定時限,但是「強烈建議」慈善機構在一個月內,完成檢查自2019年以來的捐款記錄,以確定是否曾經收到涉案嫌犯或相關公司的捐款。

警方在洗錢案嫌犯家中搜出大量現金
洗錢案嫌犯向慈善機構捐款
善濟醫社證實,於2020年收到洗錢案嫌犯蘇寶林,蘇海金和張瑞金和各10萬新元的支票,並把這筆捐款轉交給總統挑戰(President’s Challenge)。2021年6月,這些錢已經由總統挑戰分發給個別的受益機構。

其他慈善機構如公益金、彩虹中心以及獅子樂齡之友協會等也都收到與洗錢案嫌犯同名的捐款,金額介於5千新元到7萬新元不等,這些機構已經報警,並提交了相關記錄。
一些慈善機構表示,可以理解當局要求加強對捐款者背景調查的用意,但由於受資料保護政策的限制,以及捐款管道廣泛等因素,他們在獲取資料方面也會面對挑戰。此外,慈善機構也擔心如果捐款程序太麻煩,可能會影響捐款者的意願而影響籌款工作。
銀行、社團加強審核
洗錢案引起關注後,新加坡多家銀行開始採取預防性措施,加強審查原籍中國的海外客戶。目前銀行審核所需要的時間更長,客戶要回答的問題也更多。

新加坡銀行加強開戶審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經發出通知給本地金融機構主管,要求他們審查從2020年初開始,與洗黑錢案件有關人士的不尋常或可疑交易。
知情人士稱,有至少一家國際銀行關閉一些持有柬埔寨、賽普勒斯、土耳其和萬那杜等國家公民身份的客戶的帳戶。
有報道指出,至少十家本地和設在本地的海外銀行被捲入這宗洗錢案,其中包括花旗集團、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這三家銀行也表示正在與當局合作,致力打擊洗錢活動。

新加坡金管局要求審查可疑交易
新加坡宗鄉總會會長蔡其生,也針對近期有人通過捐款方式取得會館「名譽會長」一事,提醒屬下會員務必按照會館的章程行事,維護社團的聲譽。洗錢案爆發後,新加坡各社團已收緊「名譽會長「的審定方式,以防來歷不明的超級富豪砸錢獲得榮譽頭銜,製造融入新加坡、為新加坡社會作貢獻的假象。
文章來源:新加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