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盈利20%」
這則「新聞」報道,20分鐘之後,李顯龍讓鄒韻看手機,跟她說,剛才那個APP在短短20分鐘內,已經進行了三個交易,其中一個交易沒有產生明顯成果,另外兩個交易則成績斐然,現在鄒韻帳戶餘額已從250新元升至297新元。鄒韻大喜說:「20分鐘就掙了47新元,不可思議!」
小編忍不住插一句,「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只投250新元?難道真是二百五???」

之後,這則「新聞」花了大篇幅解釋20分鐘掙47新元的各種原理和機制。李顯龍還「苦口婆心」介紹這個投資項目的風險,「一般來說,只要投入250新元,半年內就能掙100萬新元,但是,市場是有風險的,通常80%的人會掙錢,但20%的人會虧。」
此等好事為何不告訴國民
鄒韻追問,既然這麼容易賺錢,為何你之前不告訴你的國民?
李顯龍說,普通人靠這個賺錢我是根本不反對的。但是,要是德士司機、醫生、警察、教師都靠這個APP,每天只須花五分鐘,就可以躺著賺錢,新加坡還有人願意上班嗎?

這則「新聞」報道,這時,連續進來了兩個電話,都是新加坡銀行要求立即中斷直播的。之後,節目就被迫中斷了。
嗯,一家銀行給電視台打電話,強制中斷了本國總理與外國電視台的直播。想想都刺激。
後來,這則「新聞」的編輯「為了核實真實性」,還特別觀察了兩天的交易,發現兩天經過五筆交易之後,餘額竟然升到了467.53新元,幾乎是本金250新元的翻倍啊!

其實,如果是小編遇到了這樣的好事,肯定藏著掖著,自己知道、自己發財就好了,人人發財,就等於沒發財,不是嗎?
但這位「新聞編輯」就不懂這個道理,它硬生生就是把發財之道貼到新聞里,廣告天下,讓讀者們都去點擊連結,去註冊帳戶。

看到這樣的活雷鋒,我們只能說覺悟太低,自愧不如。
脫帽致敬!
緬北電詐集團也許已經被滅了,但電詐這個「病毒」,永遠與人類共存。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