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5日訊)紅包封出現「豬籠入水」,公眾不明所以,還聯想到「浸豬籠」,感覺不吉利!
受訪教授稱,「豬籠入水」是俚語,在粵語地區較常見,寓意財源廣進。

市面上售賣「豬籠入水」紅包封。
豬年將至,市面上的新年氣氛也越來越濃郁,除了牛車水,各組屋區也已陸續出現新年燈飾及年貨市場。
楊小姐(20歲,學生)聯繫上《新明日報》,稱在宏茂橋一帶的年貨市場購買紅包封時,發現了一個印著兩隻小豬的封套,其中一隻豬還困在用藤編織而成的籠子裡,封套上則寫著「豬籠入水」4個字。
「我曾在電視連續劇中聽說過男女苟合後『浸豬籠』的講法,因此這個設計讓我聯想起這一說法,感覺與新年的喜慶氣氛格格不入,不明白為何如此不吉利。」
對此,廣東會館文教主任,雲茂潮中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焯然副教授受訪時解釋,「豬籠入水」是一個俚語,在粵語地區較常見,寓意財源廣進。
「豬籠呈網狀,將它放到水裡時,四周的水都向豬籠里灌。水被比喻為財,所以豬籠入水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財路亨通,財富從四方八面滾滾而來。」
他補充,雖然同樣包含豬籠,這句俚語和浸豬籠沒有關係。
記者走訪宏茂橋中心的年貨市場時,不願具名的商家表示,紅包是從中國廣東進口的,因此上面會寫著一些廣東話的俚語。
商家說,看到設計可愛才入貨,暫時沒有顧客反饋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