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須將社區感染人數維持在個位數,才能解除病毒阻斷措施並逐步恢復經濟活動。屆時,我國也須擴大2019冠狀病毒疾病檢測規模,並藉助科技以更好地追查病患,才能將新一輪傳播的風險降至最低。
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昨晚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指出這點。他說,阻斷措施正在發揮作用,社區感染人數近日逐步下降,但政府希望盡全力將人數降至個位數,並且得持續一段時間。

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說,阻斷措施正在發揮作用,社區感染人數近日逐步下降。(葉振忠攝)
到時,我國便能逐步放寬措施和恢復經濟活動。黃循財坦言,隨著更多企業恢復營業、更多人通勤上班,確實存在新一輪傳播的風險,因此我國必須以精細調準(calibrated)的方式小心行事。
與此同時,病毒檢測和科技是我國逐步開放經濟的兩個重要助力。我國必須提升病毒檢測能力,不僅通過現有的聚合酶鏈式檢測法(簡稱PCR),也正在探索新科技,包括可迅速擴大檢測規模的即時檢測法。
黃循財說:「我們每次進行這些檢測,都有助於及早發現病例,防止任何感染群的形成。」
此外,我國也須藉助科技追蹤人們的動向,尤其是在出現新病例時,當局必須能夠迅速介入,追蹤和圍堵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我國也須藉助科技追蹤人們的動向,尤其是在出現新病例時,當局必須能夠迅速介入,追蹤和圍堵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路透社)
待社區感染人數下降將探討放寬住家烘焙等限制
黃循財透露,當局正在圍繞病毒檢測和科技這兩個重點制訂計劃,會在之後分享更多細節。他也指出,由於病毒阻斷措施的成效會滯後10天至14天,因此繼政府上周收緊阻斷措施後,還需要一兩周才會見效。
另外,阻斷措施上周二(22日)收緊,在家經營餐飲生意的人被禁止營業,包括住家式烘焙師在內,引發馬來社群的關注,因為齋戒月期間,這類生意是許多人的重要收入來源。
黃循財昨天表示,待社區感染人數下跌,政府將檢討阻斷措施,並可能放寬一些限制,包括上述禁令。當局到時會讓國人知道哪些活動可以恢復。
「我們理解有些群體會受到影響……我們尋求大家的耐心和合作,讓我們共同努力,充分善用『斷路器』抗疫時期。」
衛生部長顏金勇也說,只要我國還有無關聯病例,不論是在客工群體或廣大社群中,都意味著社區里存在尚未發現的傳播鏈。「因為這些病例必然源自某個人,而這個人尚未被找出來。」

衛生部長顏金勇也說,只要我國還有無關聯病例,不論是在客工群體或廣大社群中,都意味著社區里存在尚未發現的傳播鏈。(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因此,我們必須謹記,社區中將始終存在病毒傳播,必須盡力把社區中的無關聯病例數量減到越少越好。即便如此,仍存在一些風險,但我們須要管理風險,並儘可能降低風險,才能開始放寬和解除阻斷措施。」
記者:楊浚鑫 藍雲舟 胡潔梅 蘇文琪 黃貝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