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隱藏在新加坡的南洋特有神秘族群

2019年10月07日   •   3萬次閱讀

Peranakan,在馬來語中是「土生土長」之意,而「Peranakan Chinese」的意思即是「土生華人」,他們是早期南洋的獨特族群,遍布於東南亞各地。娘惹的由來,與商業有關。16世紀,中國南方的男士(主要是潮汕和福建)南來貿易從商,頻繁旅居當地,便娶當地女人為妻。這種異族婚姻的後代,被稱為「土生華人」。在「土生華人」中,男性被稱為「Baba-峇峇」,女性叫「N-yonya-娘惹」。隨後更多的中國移民來到東南亞定居,也娶娘惹為妻,彼此的文化得以更緊密交融,於是產生了「峇峇娘惹文化」。

娘惹菜:盡顯女人的本分和賢惠

娘惹們以溫柔賢淑,善於持家聞名。據說,娘惹們個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讓新加坡土生華人文化聞名遐邇的娘惹文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美食,娘惹菜;一是服飾,卡巴雅連身長裙。

攝影/韋宇教

攝影/韋宇教

作為娘惹文化的精髓,娘惹糕和娘惹菜肴是必須要品嘗的,它是了解娘惹文化的第一扇窗戶。娘惹糕首推斑斕葉蛋糕和彩虹蛋糕,不僅顏色斑斕,而且椰香清甜,口感綿密。此外,一份配料豐富、口感純正的娘惹甜品漿綠,一碗價格親民、分量夠大的叻沙,抑或是一道色香味俱全、還冒著熱氣的辣椒螃蟹,都令人垂涎不已。還有海南雞飯、檳城叻沙、肉骨茶、炒粿條、咖椰吐司等,每一種食材或味道,都能輕易勾引你的食慾,打開你的味蕾。

攝影/韋宇教

在這些美食當中,每一道菜品背後都有一個可以拍成電影的故事,而328加東叻沙店和金珠肉粽店就值得細細品味。

328加東叻沙的創始人叫Nancy,曾當選過新加坡環球夫人,但她沒有投身娛樂圈,而是一門心思煮起了叻沙。她的328加東叻沙店每天一到飯點,就座無虛席,排隊等候更是常事。店面不大,卻吸引了眾多政界、商界、娛樂界等社會名流前來用餐。寬大的牆面上貼滿了名人與店主的合影,店主的笑容比她當選新加坡環球夫人時還要美。

攝影/韋宇教

328加東叻沙之所以如此耀眼,原因在於它擁有新加坡唯獨一份用勺子吃的叻沙,鮮蝦、蛤蜊、魚餅、切斷的米粉,用滾燙的叻沙湯反覆澆上數次直接燙熟,鮮香入味,一勺舀起各種食材,每一口都像初戀般令人迷醉。

攝影/韋宇教

另一個遠近馳名的美食,便是金珠肉粽店,它由李金珠女士於1945年創立,背後是一個女性如何獨立持家、勤勞奮進的故事。

12歲的時候,李金珠從娘惹祖母那學來傳統的自製娘惹粽竅門,到了端午節,就幫著祖母裹粽、賣粽。結婚以後,李金珠當了4個孩子的母親,因家裡拮据,不得已包粽來賣,貼補家用。最初的時候,她就在一棵大樹下、自家的鋅板屋門前擺攤。一開始一天包5斤米都賣不完,後來肉粽的味道得到認可,金珠肉粽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爭著過來購買,她一天基本上得包上一千個左右的粽子。雖然每一天都很勞累,但她很欣慰:依靠自己的雙手,把苦日子一步步熬了過來,給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

如今,金珠肉粽已開設有6家分店。除了美味可口的肉粽,也售賣地道的娘惹式咖哩雞、亞參魚、沙爹串、鮮魚醬、烏達等,每一樣都是自家菜,講究傳承和原汁原味。

服飾&珠繡:娘惹的心靈手巧

前往新加坡時,乘坐的是新加坡航空。在飛機上,與娘惹文化有了「第一眼」的接觸和感知。新航空乘人員的制服,穿的是蠟染花布的娘惹傳統服飾卡巴雅(上衣)和紗籠(長裙),盡顯優雅迷人的風情,與她們親切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務一組合,令人頓覺這趟旅程的美好。

同行的大歡歡童鞋說,新航對空姐的選擇,不是顏值,也不是年紀,而是腰身。如果空姐的腰超出規定的腰圍,那你就要離開飛機了。

攝影/韋宇教

卡巴雅是土生華人婦女的特有服飾,象徵著娘惹的高雅風範。卡巴雅連身長裙是最原始的娘惹服飾。它的來源目前沒有詳細記錄,但人們普遍認為:公元8至14世紀期間,阿拉伯商人在往返香料貿易的航海路線時,將一種T型外衣引入東南亞,卡巴雅連身長裙正是由此改造而來。此種裁剪保守的長袖連身長裙,是良家婦女的得體服裝。

攝影/韋宇教

卡巴雅連身長裙的前面有敞開的翻領,三枚胸針作為紐扣把翻領別住,同時它也是一種珠寶配飾。早期的「母子胸針」是一枚葡萄牙風格的心形胸針,伴有兩枚小胸針。娘惹們穿的傳統卡巴雅連身長裙,絕大多數都由梭織格子布或傳統的印尼設計的蠟染製成。這一類的連身長裙多數是以土色係為主。

攝影/韋宇教

攝影/韋宇教

17世紀末,爪哇的貴族婦女穿著短式的卡巴雅,再配上蠟染紗籠。這種革新是卡巴雅的轉折點,即我們所知的娘惹紗籠卡巴雅。

18世紀時,娘惹們(尤其是檳城的娘惹)開始採用歐洲紗布縫製的卡巴雅連身長裙,內搭「Baju Dalam」,即中國領圈的白色花邊女裝。

娘惹服飾最能展示華人與馬來文化融合美感的精髓。娘惹服裝的顏色,不僅有中國傳統的大紅及粉紅,還有馬來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綠,服裝上點綴裝飾的圖案,則是中國傳統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娘惹服裝多為輕紗,呈現非常典型的熱帶風情,在馬來傳統服裝的基礎上,改成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再加上中國傳統的花邊修飾,展現了土生華人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攝影/韋宇教

攝影/韋宇教

從刺繡精美的上衣到色彩艷麗的紗籠,再到珠繡的鞋子,娘惹的賢惠和心靈手巧不言而喻。新加坡珠繡傳人俊榮(金珠婆婆的孫子)說:「土生華人中的女孩子,若想嫁個好人家,你要會三樣東西:烹飪、珠繡、照顧家裡的一切大小事物。所以,娘惹們不僅善於縫製衣裝,也親手縫製她們的傳統珠繡鞋。」手藝、氣質、涵養大於顏值、美容、化妝的年代,真令人懷念。就好比我們懷念剛認識那會,大家都有些拘謹和真誠。

攝影/韋宇教

攝影/韋宇教

在金珠精品店,也就是金珠肉粽的隔壁,屋內的一桌一椅完全依照土生華人的飲食起居、生活習慣打造,典型的「屋中有店」的格局。裡邊的珠繡產品琳琅滿目,珠繡拖鞋、床帷、手袋、窗簾、巾帕等有序擺放,這些都是用成千上萬顆比米粒還小的細珠,穿以金絲銀線繡成於絲緞上,工藝細膩、精緻、華美,每一件都堪稱藝術品。

攝影/韋宇教

穿梭其中,不禁為娘惹的手藝嘖嘖讚嘆,俊榮還現場演示了娘惹珠繡的製作過程。閒聊中,跟俊榮了解到一件有趣的事——金珠婆婆有四個孫子,三男一女,俊榮排行老大,是大孫子。他與兩個弟弟都學了珠繡,而珠繡手藝最好的便是俊榮。唯獨最該繼承珠繡衣缽的妹妹,反而當了一名律師,與珠繡沒有任何關聯。

娘惹婚禮:人間稀有的浪漫和優雅

15世紀時,亞裔商人在東南亞定居,並娶當地非回教徒馬來婦女為妻,他們的後代子孫就是土生華人。17-18世紀,南來謀生的中國男士多數選擇娘惹為妻室。這些單身男士舉行婚禮的地點就在女方的家園。因此,結婚儀式以土生華人的方式進行。

攝影/韋宇教

過去,土生華人的婚禮,從頭到尾要持續12天,結婚禮服、新房、嫁妝、敬茶儀式和長桌宴都必須細緻準備,隆重、講究、儀式感可見一斑。婚禮上,娘惹鳳牡丹瓷器(從江西景德鎮定製進口)是必不可少的餐具。瓷器上的設計代表富貴吉祥,也象徵女人的美、貞潔與婚姻美滿。

攝影/韋宇教

除了優質瓷器,土生華人婚禮上必備的器皿還有蓋盅。蓋盅是土生華人飲食文化所演變出來的獨特器皿,有著特別的含義。在土生華人婚禮上,新郎與迎新隊伍會帶一個盛滿湯圓糖水的蓋盅前往新娘家。在這過程中,絕對不能有任何雜物掉入糖水,因為這是不貞或婚姻不幸的徵兆。到了新娘家時,女方家長會接收蓋盅,取出部分湯圓糖水,並加入一片冰糖,這表示女方家長接受這道婚姻。之後,新郎被迎接到大廳等候吉時拜堂。

攝影/韋宇教

攝影/韋宇教

安床,即裝飾新房,也特別注重和講究。床柱之間掛有流蘇和刺繡床簾,枕頭和靠墊上搭配有銀制的裝飾物。一個小男孩會在鋪好的床上打滾,因為人們希望第一胎是個男孩,好讓他繼承香火。然後,人們會在床上放置一盤「bungarampal」,這是由香蘭葉、香油、花瓣組成的芳草拼盤,意味著一對新人豐衣足食,美滿人生。

攝影/韋宇教

攝影/韋宇教

美味的娘惹菜,修身的卡巴雅,飄逸的沙籠裙,娘惹窈窕的身姿,中國文化與馬來文化的交融,組成了新加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時代變遷,時間遠去,但昔日的回憶,過往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它連接著土生華人優雅的過去,也連接著令人悠然神往的未來。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