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段爺走天涯」之新加坡

2020年01月09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地處南海、印度洋及馬六甲海峽的三方交會處,是「世界十字路口」。這裡人稱獅城,有說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地圖形狀像獅子頭(不是濃油赤醬本幫菜里的那個紅燒獅子頭哈),有說是某位古代馬來王子命名的,不過科學家說,獅子從未在新加坡生活過,除了被飼養進動物園的那幾隻。這次去「十字路口」,不是去尋訪地標雕像魚尾獅,也不去公園喂獅子,我們是去尋師,去拜真正的老師。

排名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最新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對全球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比較,考量的方面主要有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和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經過了綜合對比,最後按照預期壽命進行了排名,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日本上次去過了,這次咱們遊學去新加坡。

制度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高效著稱,在醫療保健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其歷年醫療費用總額占國民生產總額低於4%,低於世界已開發國家水平(美國為16.2%,日本為8.3%),中國為6.6%。

開國總理李光耀說啦,政府應當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務,但同時個人也要負擔一些費用,以確保它不致被濫用而又能控制成本。

依此原則,新加坡政府建立了「3M」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即: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健保雙全計劃(medishield)和保健基金計劃(medifund)。整個醫療保障制度強調以個人責任為基礎,並且對所有國民實行統一的醫療保健。

與其他醫療保障制度相比,新加坡「三保制度」模式的最明顯特點就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資金籌集和運用體制,從而使每個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具體咋運作的,來新加坡,老師親口傳道授業解惑。

體系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是出了名的優質高效,病患可以選擇各種不同類型的醫院,不僅是新加坡本國人,甚至很多老外生了病,都會選擇來新加坡就醫。

新加坡的公立和私立醫療機構並存,政府通過有效的政策調控,使公、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了解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先橫向看一下:

基礎醫療:

20%由政府綜合診療所提供

80%由私立醫療機構或是家庭醫生診所提供

綜合、專科和 24 小時急診等醫療:

20%由私立醫療機構提供

80%由公立醫療機構提供

再縱向看一下:

診所

政府診所(Polyclinic)

私人診所

Polyclinic和私人診所都需要預約排隊,私人診所也可以Walk-in,一般情況下Polyclinic人很多,排期有時甚至在一星期後,價格自然也相對便宜。

診所門診項目一般包括:門診、身體檢查、小型外科手術、工作準證體檢、普通兒科、減肥諮詢、睡眠管理等等。

醫院

向上滑動閱覽

公立醫院

新加坡現有17家公立醫院和醫療中心,其中包括5家綜合性醫院、1家婦幼醫院和1家精神病醫院及幾家社區醫院:

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新加坡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公立醫院,建於1821年,擁有197年歷史,腫瘤和血液科很厲害。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成立於1985年,新加坡唯一的大學醫院,是一所綜合性的臨床教學醫院,其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眼科和兒科均有很強的實力。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比較新的一家綜合性公立醫院,糖尿病科和牙科在新加坡名列前茅,票選滿意度也是非常高。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歷史悠久,擁有170多年的歷史,尤其擅長腦部中風的治療。

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 (Changi General Hospital):醫院主治酒癮賭癮和安眠藥上癮。

竹腳婦幼醫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新加坡唯一一家專門為婦女和兒童提供專科醫療的醫院,處理疑難雜症方面的能力很強。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高級急症精神科病院,提供精神科、復健與輔導等全面服務。

新加坡義順社區醫院(YiShun Community Hospital):新加坡社區醫院的典範,毗鄰邱德拔醫院,兩家醫院是由一座空中走道連接起來,從而確保充裕的醫療設施與團隊為病人提供更快捷、更全面的治療與照顧。此項目榮獲了新加坡建設局綠色(醫療)建築標誌白金獎。這座樓高十層並設有 428個床位的社區醫院,提供復建服務、亞急診(如傷口護理)、失智症及臨終慈懷護理,還設有新成立的老年病學教育和研究學院。

私立醫院

新加坡擁有21家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多數醫院和專科醫療中心獲得JCI認證。比較知名的幾家如下:

伊莉莎白醫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小有名氣的一間,近來體檢團挺火,據說大部分的海外體檢團,都是來這一家醫院。

鷹閣醫院(Gleneagles Hospital):婦產科很具優勢,某一線女明星在此剖腹產女(可自行上網八卦)。

新加坡安微尼亞山醫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 ):非盈利性醫院,醫療費較為低廉。

新加坡康生醫院(Thomson Medical Centre ):本地知名的婦幼醫院。

萊佛士醫院 (Raffles Hospital):據說也有很多海外患者前來就醫。

新加坡斐瑞醫院(Farrer Park Hospital):「亞太地區年度最佳新醫院」,是一所服務高端的醫療機構,在該區域擁有首個特別的醫療標誌: 「醫院+酒店 = 醫旅」。

醫療健康中心

全球醫療旅遊的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迅猛增長至2018年的8000多萬人次,2018年全球醫療旅遊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7643.5億美元。

其中,新加坡醫療旅遊市場穩健增長,潛力無限。前來本地尋醫的旅客向來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近幾年,來自俄羅斯、中東、中國大陸的醫療旅客也有所增加。

目前新加坡知名的醫療健康中心除了已形成的諾維娜健康城,靠近小印度的花拉公園Connexion也已成為新興的醫療中心。

向上滑動閱覽

諾維娜健康城 Health City Novena

位於新加坡中區,依託陳篤生醫院和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為代表的醫療集群建立,圍繞諾維娜地鐵站綜合開發,形成了以醫療服務產業為主線的,包含商業、酒店和公寓配套設施的健康主題綜合社區。

土地混合使用與「醫療+」發展模式:2013年由新加坡衛生部、陳篤生 醫院和國立健保集團聯合啟動,項目占地 17 公頃,預計2030年完工,完工後建築面積 60 萬平米。諾維娜健康城包含13 座主要建築,允許土地混合是規劃的關鍵之處,包括醫療、教育、住宅、商業、公共、休閒和公園等多種用途。圍繞「健康」主題,形成醫療、教學、護理、商業和綠地五大集群,並與周邊商業中心和地鐵樞紐形成互動連結。

大型醫院機構集聚:健康城內有陳篤生醫院(新加坡第二大的綜合醫院)、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高端私立醫院)、新加坡國立腦神經中心(大型醫學研究中心)、諾維娜醫療中心(專科門診+商業綜合體)、李光前醫學總部(醫學教學機構)等各類醫療機構。

便捷的交通系統:通過5 個道路出入口實現外部聯通,設有1 個急診直升機停機坪,步行 5 分鐘可達地鐵站,周邊設有 3 個公交站,通過 3 個廊道與諾維娜醫學中心、仁慈社區醫院等機構連通。

復合功能混合業態,並重環境營造:陳篤生醫院設有購物中心和綠化休息廊道,含餐廳、咖啡吧、超市、麵包房、水果店、花店、書店、服裝店、藥店、銀行、院史博物館等,方便病人及探視人員消費;諾維娜醫學中心每層都有私人醫生診所,包括眼科、婦科、兒科和整容等,醫學中心樓上設有客房供病人臨時休息,另一側設有針對保健旅遊人群的酒店,地下直通地鐵站,與購物中心和辦公樓相連,餐飲購物、商務辦公都十分便捷。

著重環境營造:健康城重視環境營造,內設有中央公園、綠地走廊和露天花園,營造舒適的就醫環境。

新加坡新興醫療中心——

花拉公園 Health Connexion

占地1.36公頃、耗資8億新元建設,是新加坡以及其區域獨一無二的醫療酒店綜合中心,它集合了斐瑞醫療中心(Farrer Park Medical Centre)、斐瑞醫院(Farrer Park Hospital)和五星級萬花拉酒店(One Farrer Hotel & Spa),加上貫串其中的Owen Link餐飲街,讓醫院、專科中心、酒店與餐飲店同在一個屋檐下,為醫療遊客提供一站式服務。

Connexion的誕生很特殊,可說是醫生為其他醫生及病人精心設計的醫療中心。發展商The Farrer Park Company由一組二三十名在各領域有所建樹的私人專科醫生共同發起創辦,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另一種私人醫療服務模式與選擇,擁有Connexion三成股權。公司其他資金來自印度尼西亞煤炭業大亨拿督劉德光,他被這群醫生真心誠意為病人著想,而非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夢想觸動,出錢支持。此處應有掌聲。

斐瑞醫院:在大廈的1到5樓,2016年3月正式開業,以日間手術為主,擁有300多名學術認可的醫學專家和220個床位設施。提供範圍廣泛的專業服務,例如心臟病、腫瘤、骨科、消化內科、眼科以及24小時的緊急服務。

斐瑞醫療中心:設在大廈的7至16樓,中心提供189間醫療套房,集中不同專科領域(心臟、腫瘤、骨科、腸胃、眼科、整形外科、結腸直腸外科),聞名國際的醫生包括:腫瘤顧問黃慧容醫生和陳有禹醫生、眼科醫生歐陽加元、心臟外科醫生黃步星。

One Farrer Hotel & Spa 萬花拉酒店:位於大廈11到20樓,走「酒店中的酒店」路線,243間客房分成三種不同類型,以應付不同客需。外國病人在醫院動手術後,可轉到萬花拉酒店康復。公司總裁彭聰敏醫生說:「全球新趨勢是醫院看起來不再像醫院,更像遊樂場。已經病了,為什麼還讓人感覺住在醫院?」 萬花拉酒店的環境更像住家,醫療支援則近在咫尺,病人可步行至醫療中心複診,若有任何需要,醫生隨時到位,病人不用四處奔波。保健中心為病人提供復健服務,包括普拉提課程、體重控制、飲食調理,病人也可學做富禪意的「枯山水」沙雕,打太極、做瑜伽等等。

資源

新加坡已有1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獲得國際聯合委員會品質認證(JCI),占獲得認證的亞洲醫療機構的三分之一。新加坡是全球擁有最安全血液供應服務的國家之一。

2018年衛生部數據顯示,新加坡擁有13766名醫生,醫生人口比例為1:410,每千人口醫生比例為2.4,專科醫生為5615名;護師人數為42125,護士人口比例為1:130,每千人口護士比例為7.5。

沉浸式體驗

知道這回咱住哪兒嗎?花拉公園醫療中心Health Connexion的One Farrer Hotel & Spa萬花拉酒店!五星級那都是其次的,人家是「世界十字路口」那旮旯獨一無二的醫療酒店綜合中心!

這次遊學,斐瑞醫院總裁給偶們上課、帶偶們參觀斐瑞醫院,酒店偶們就住斐瑞樓上,學的累了還專門安排偶們享用它最負盛名的SPA!殊榮尊享,機不可失啊!

怎麼「拜師學藝」?

敲黑板敲黑板,發課表啦。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