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成真 陪孩子寫作業致腦梗~新加坡的家長又如何?
近日,一位南京的媽媽陪兒子寫作業氣到腦梗死住院的消息,在朋友圈炸開了鍋。

事情發生在晚上10點半,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寫完,但仍在磨磨蹭蹭,這位媽媽情緒逐漸由煩躁到失控,開始大聲訓斥孩子,誰料不久就出現口角歪斜,手握筆困難等症狀,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腦梗死…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和吐槽,紛紛表示戳到了痛處。




對於帶上學娃的父母們來說,最折磨人的,恐怕莫過於陪孩子寫作業了。
不僅要管住自己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打遊戲!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對奮戰在陪讀第一線的媽媽們來說,咆哮只是開胃小菜。因為,這是一場很漫長很漫長很漫長的煎熬!
由於心理落差過於巨大,導致「上一秒親媽,下一秒後媽」的事時有發生。很多媽媽表示,淑女變潑婦,往往都是因為生了個娃……


不過,對於陪娃寫作業這件事,新加坡又是什麼情況呢?
年初的時候,瓦爾基環球教育集團基金會對全球29個國家,2萬7000多名家長進行了一個網上調查。
在新加坡1000名受訪的家長中,有多達56%的家長都覺得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大了!
這個比例在29個國家中是最高的,而且是全球的平均數30%的兩倍之多!
而且新加坡的家長每周要花上至少7.9個小時的時間來幫助孩子輔導功課。

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各樣的輔導班。壓力是累積的,長期以往,很有可能變成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儘管如此,對於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家長們還是非常滿意的。
80%的家長,肯定了孩子就讀的學校教育素質良好,這個比例高出了國際平均的78%。
還有73%的家長,認為新加坡政府學校的素質良好,高於國際平均的45%。

新加坡的教育理念還是強調「學以致用」的,於是升學就跟就業綁在了一起。
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尤其是房價),全世界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擔心孩子們以後能否找到工作,能否養活自己。
對於這一點,新加坡家長占了54%的比例,竟然是全球最高的。
如何消除這一擔心?方法也許只有一個——重塑教育系統,更有效地培養人才。
新加坡教育中的「分流制」——層層篩選,培養精英。
這樣做,也有弊端,就是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學業壓力。
有壓力,是好事,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中學生的成績在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