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櫻桃老玩子
要問全世界最乾淨的國家,憑印象來說的話,新加坡和日本一定是人們心中不二的答案。
新加坡的街道大多是這樣的

日本的乾淨源自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而在人口密度全球第二——約8000人/平方公里、日產垃圾2100公噸的新加坡,竟然沒有垃圾圍城,還被稱為花園城市!
在最近一項日本機構的調查里,新加坡竟然還打敗了日本,躋身亞洲第一乾淨的位置。

新加坡憑什麼?除了亂丟垃圾罰款,難道是因為居民自覺嗎?!今天咱們就來了解(吐槽)一下新加坡的衛生和環保狀況!

01 這裡的垃圾不分類?
幾乎所有的亞洲頭部城市,都在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
之前上海的垃圾分類實施辦法,曾經讓紅極一時的奶茶和小龍蝦成功走下吃屆神壇,也讓會扔垃圾的男士擁有了「優先擇偶權」。
大連的智能垃圾分類亭
是不是很高大上!

上海官方垃圾分類指南
你學廢了嗎?

然而來到了新加坡,卻發現,這座以「乾淨」著稱的城市,根本沒有繁複的分類。
通常見到的,只有可回收和普通垃圾這兩個垃圾桶。而且,好多次都看到有人亂丟,分類使用率可能沒我們想像的那麼高!

公寓有入戶垃圾槽,HDB每層樓也都至少有1個垃圾槽,打開就可以把垃圾扔出去。
大家為了省事方便,都是直接把各種垃圾一扔完事。不知道環保達人家庭怎麼做的,反正我家垃圾在進入垃圾槽前從來沒有分類(玻璃製品除外)!

住宅樓下的垃圾分類桶,只有在垃圾太大無法扔進垃圾槽的時候,才能派上用場。
藍色的是可回收垃圾桶,玻璃製品、紙製品、塑料製品和金屬製品扔這裡。秉著不讓碎玻璃傷人的道德底線,我家的玻璃製品是扔這裡的!

綠色的是不可回收垃圾桶,至今為止老玩子還沒開桶成功
商場、醫院這類公共場所的垃圾分類桶,是我在新加坡見過最高端的分類垃圾桶,通常有三到四個。
分別是:塑料製品垃圾桶,紙類廢物桶,瓶罐類垃圾桶和普通垃圾桶。



偶爾在特定的地方,才能看到電子產品回收箱。

更多的時候,馬路上,公園裡只能見到這樣的一個桶,所有的垃圾都往裡扔,根本不需要掌握分類技術。


02 使用塑料袋壕無人性
老玩子依稀記得10多年前,中國的超市就不給塑料袋了,必須自帶環保袋。
然而在新加坡,除了幾個特定的超市塑料袋需要收費,其他地方都是免費給,去一次超市給的塑料袋能用半個月。
似乎沒有人想節約,連自助付款的櫃檯都擺滿了塑料袋,隨便拿,管夠!

自從來了新加坡,很多人就沒買過專用垃圾袋,購物塑料袋當垃圾袋,一次用兩都用不完。
就是這樣的新加坡 不僅垃圾分類不嚴格 塑料袋收費說了好幾年了 也沒全線執行起來!
到底靠什麼成為亞洲第一乾淨城市的?
真的靠丟一次300新的罰款? 還是被迫出來撿垃圾的粉紅小馬甲?

新加坡歲月靜好
是因為環保建設負重前行
生活垃圾不強制分類,是因為政府大家長不想增加居民負擔,希望民眾的生活是便捷的。垃圾分類是很認真在做的,只是由垃圾處理公司承包了。
可回收垃圾 先被智能分揀出來 新加坡的垃圾處理場,由先進的智能分揀系統來運行,能自動分揀出金屬、玻璃、塑料製品、紙製品、電子製品等垃圾,所以免去了居民的垃圾處理煩惱。

不可回收垃圾 將被焚燒分類處理 處理過的垃圾,不可回收的部分會直接被焚燒,焚燒過程產生的熱能,是新加坡的發電渠道之一,為全島提供了一部分的電力供應。
焚燒後可繼續使用的灰燼被製成了建築材料,新加坡建築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可是98%呦!當然焚燒過程產生的煙霧也是經過處理達到標準才能排放的。所以這裡的垃圾處理場看不見黑煙,也聞不到任何味道。

圖片來源:早報
這裡只有少部分不能重複利用的焚燒灰燼,才會被填埋到不接觸海水和其他生態系統的的海島上(實馬高島)。
這座垃圾島同時也是進行生態研究和鳥類棲息的好地方!



垃圾島,你必須知道的小知識
垃圾島正式名稱是「實馬高垃圾埋置場」,位於新加坡本島以南約8公里,由實馬高島和錫京島兩個小島相互連接、圍海而成。主要填埋垃圾焚化廠的灰燼,以及不可焚燒的工業、建築廢料。

雖然這個島是垃圾埋置場,但保護環境的工作不僅沒有馬虎,反而更加講究。新加坡環境局把垃圾埋置場劃分成11個區,如果輪到某一區域開始埋置作業時,工作人員先封閉水道,防止垃圾外溢,然後將海水抽干,其後才開始埋置工作。
每當一個區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時,就鋪沙種草,然後再繼續埋置垃圾。垃圾最高可埋到30米,到時候,再在上面栽種植物。實馬高島在全部完成埋置垃圾的「使命」後,這裡將是一幅山巒起伏的景象,與其他小島沒什麼區別。

(垃圾島平面圖)
我們曾經坐船去垃圾島參觀,不僅沒有想像中的臭味,而且環境相當好。當我們乘坐遊覽巴士參觀的時候發現,小島周邊還被種植了兩片紅樹林,不時就有小動物出沒。
為了確保環境良好,新加坡環保局還委託了專業的環境檢驗公司,每個月對實馬高島附近海域的海水進行重金屬方面的檢測。

實驗植物
實驗植物盆里的泥土,是焚燒垃圾後的灰塵添加營養元素混合而成,以觀察未來可否大面積推廣。

有果子yeah~
這是一張十幾年前的報紙,報道的是當時在垃圾島的海底發現的罕見的動物,這個巨大的海綿狀生物的出現也證明著垃圾島不僅沒有污染,而且吸引著海洋生物在這裡生存。

目前新加坡的垃圾總回收利用率是55%,目標是構建「零垃級國度「。這個小國,是一個很現實的公司化經營的國家,也是執著的「理想之國」。
或許,新加坡的垃圾島,未來,也會像現在世界大多大城市執行的垃圾分類一樣成為範本。為人類的垃圾處理,開出另一條更便捷的道路。
除了垃圾島,新加坡也在努力推進垃圾源頭的控制。這種從根源控制的思路,一聽就是「學霸新加坡」會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