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新官上任,就不幸處處碰壁,先是大選失利,而後部長辭官,接著是副總理患癌。坊間當時可有議論,說您的政府走衰運?
答:「衰」字其實是用在鼎昌和顯龍身上,因為患上癌症確實「很衰」。
問:經歷了這一連串事故,您會如何評價自己的團隊?
答: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氣度。
陳慶炎:永遠沉著冷靜;丹那巴南:信守承諾,在我們需要他的時候回來了;王鼎昌:一如既往,繼續生活,履行任務;李顯龍:不自怨自艾,專注走好下來的每一步,關心的是我的內閣團隊能否保持強勁的後盾;李光耀:心繫國家,而不只是關心兒子。這支團隊,危機當前依然堅強。我為他們所有人感到自豪。
李顯龍後來完全康復了,他在吳作棟內閣中留任副總理,2004年接棒出任新加坡第三任總理。吳作棟透露,李顯龍此後之所以再也沒有重返貿工部,是因為李光耀相信頻繁出訪也是患癌導因。他告訴吳作棟,李顯龍不適合頻頻出差。「何晶也向我提出請求。」吳作棟說道,他指的是李顯龍夫人。
王鼎昌也戰勝了癌症,還在1993年當選總統。不過他所患上的低度淋巴癌不幸惡化,於2002年病逝。 對吳作棟而言,1990年11月宣誓就職才剛滿兩年,就遭受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打擊。他想要建立一個更寬容、更溫和的社會,無奈命運卻讓他接二連三地受盡霉運與冷眼。吳總理就是一個傷痕累累的領導人,以最不吉利的方式開啟了自己的主政生涯。然而關鍵是,他在政壇上堅強存活了下來。縱使步履踉蹌了,卻不至於失足跌倒。不過,終究還是有賴於他摯愛的堅實後盾馬林百列,才讓他的總理生涯出現了重要轉捩點,為其主政時代送來了一份遲來的激勵,那份他早在1990年就引頸長盼的激勵。
本文收錄於《登高望遠·吳作棟傳》一書中,本書為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個人傳記,由作家白勝暉撰寫。通過情節鋪設,將吳作棟描述得繪聲繪色。
領導人造就國家,而不可預測的時勢則造就領導人。

(稿件內容及作者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本媒體立場,文責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