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新加坡這三項平衡之舉已迫在眉睫

2023年07月02日   •   4788次閱讀

隨著新世界秩序的轉變和政府領導層的交替,新加坡社會必將面臨數道艱難的平衡之路,以迎接其成熟過程中出現的挑戰。

4月10日周一,新加坡總統哈莉瑪·雅各布(Halimah Yacob)在第14屆國會第二屆會議開始時的講話中,著重強調了我們可以依託的優勢,並認為通過充分發揮這些優勢,能夠實現全新的平衡狀態。

這些優勢皆為值得信賴的社會資產,承載著公正、包容、勇於嘗試以及政府財政審慎等持久的價值觀,並蘊含著一種集體責任感——當我們齊心協力時,我們能夠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這正是我們堅信的,團結合作勝過孤軍奮戰的根本理念。

然而,社會的凝聚並非固若金湯。在新冠疫情的考驗下,新加坡展現出相當堅韌的社會凝聚力。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力量猶如風中之燭,易消耗殆盡。

為了維繫這種社會團結,我們需在看似矛盾的條件和期望間尋求平衡。這一努力的最終目標是確保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獲得進步,而不是感受到自身命運受制於嚴格的階級等級制度,更不用憂慮被遺落在後方。

我們是否能夠實現公平增長的良性循環?抑或我們將面臨令人憂慮的惡性循環,沉浸於嫉妒憤懣、糅雜著部落主義和犬儒主義的政治漩渦之中?

謹防依賴,扶持自力:

新社會契約造福民眾

總統講話中的首要平衡之舉在於:我們應當更新這份社會契約,即我們彼此之間、國家與人民之間,以及人民之間所承擔的責任,滿足關鍵的基本需求。然而,我們也必須謹防滋生依賴心態或權利意識。

當然,政府在支持人們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訓、扶持弱勢群體,以及共同為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建立安全網方面發揮著核心的作用。

2020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政府每年在社會計劃上的開支已經是15年前的三倍。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來自以往儲備資金的400億新元扮演了拯救生命和幫助謀生的重要角色,同時也為那些需要時間重整的人提供了溫暖可靠的生活保障。

然而,我們還需要思考有哪些社會支援措施能夠激勵個人的努力和自力更生,而不是任其取而代之?

2023年新加坡財政預算案的全新更生就業補貼計劃,便是這種機制的象徵。通過提供工資補貼,政府鼓勵僱主聘請釋囚,並通過工作使他們重新融入社會。另外還有類似的年長員工就業補貼,同樣支持僱主延長資深員工的工作生涯。

展望未來,針對在經濟動盪期間失去工作的個人,根據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的改革議程,有一些聲音呼籲對他們提供失業援助。

如若可能實現此類援助,可採用有條件提供每月津貼的方式,要求人們接受未來工作所需的再培訓,類似於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的「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計劃(SGUnited Jobs & Skills Programme)或工作培訓補貼。作為伸出援手而不是施捨,這樣的做法似乎更為妥善。

積極行動,助力自立:

企業與員工互利互惠

第二個平衡之舉是鼓勵個人自力更生和積極行動的同時,也呼籲利益相關者提供援助之手。

儘管企業可能面臨艱難時期,努力從新冠疫情中恢復並面對不確定的全球經濟前景,然而,矛盾的是,它們應該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工人身上,而不是減少對工人的關懷。培養一種親工人的理念,這種理念以勞動為本,將使得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無論是外國企業還是本地企業都能從中受益。

在國際諮詢公司愛德曼最新發布的 2023年全球信任度報告(Edelman Trust Barometer)中,新加坡的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期望企業領導者在社會議題上「公開表態」,包括員工待遇(87%)、歧視問題(76%)和貧富差距(75%)等。

企業必須「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投資於員工」,哈莉瑪總統表示。政府計劃今年出台相關法規,以打擊職場歧視行為。我們需謹記,我們的企業公民也在承受消費稅的上漲壓力。為了資助政府社會政策的擴張,我們還需增加公積金的繳納額度,提高年長員工的退休保障水平,並推廣漸進式加薪模式,改善員工的薪資和職業前景。

有鑒於此,工人們也應當積極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以確保企業與勞動力之間的關係得以互利互惠。

打破壁壘,回饋社會:

激發他人成功的動力

第三個平衡之舉對新加坡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我們是一個奉行精英領導體制的國家。然而,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也應承擔回饋社會的責任,以確保制度的廣泛性和開放性得以持續。

我們慶祝來之不易的成就,但我們必須警惕那些會鞏固財富優勢、設置社會流動障礙、滋生傲慢和社會緊張氛圍的因素。

讓我們思考一下,如果平台工作者或自由工作者可以通過展現任務能力而非大學證書來獲取其他工作,將會有怎樣的情況呢?僱主和人力資源從業者是否能夠設計更加明智的招聘和評估策略,讓更多人從事正規、長期的工作?儘管政府正在幫助人們獲取技能認證,但這一點同樣重要。

想想那些家庭中第一個踏入大學校門的本科生。如果他們在畢業後需要展示才能和「有所佐證的工作經驗」以謀得良好就業機會,那麼他們將如何獲得那些令人嚮往的實習機會呢?又有誰能夠傾力相助,提供他們所缺乏的「貴重人脈」呢?他們是否能夠承擔起放棄薪資更高但與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所帶來的機會成本呢?

飲水思源,平衡利益:

培養共享財富的意識

隨著更多第四代政治領導者在政府中嶄露頭角,以及副總理黃循財領導著「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 」的六大行動支柱,我們期待著在塑造一個富有同情心、包容性、繁榮和前瞻思維的新加坡方面發生範式轉變,這也是我們的先驅領導者所描繪的願景。

借鑑早期「群策群力,共創未來」(Singapore Together)運動的合作治理方法,我們在這個方向上獲得了新的動力。來自不同領域的小團體合作,共同在這六個領域中塑造我們所期望的未來新加坡。

其中一個例子便是一項全新的自發倡議。這項倡議旨在凝聚日益壯大的家族辦公室和高凈值個人社群的時間、資源和人際網絡,共同致力於解決新加坡和該地區重大的社會和環境需求。

林祥源先生在2017年擔任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納丹訪問學者,他曾在系列講座中提及,一個社會只有通過正確的經濟發展才能擺脫貧困的困擾。然而,一旦社會問題出現,社會就會逐漸走向衰退。那些關於財富公平分配的爭議會帶來負面影響,損害社會關係,而且沒有任何人能從中受益。

哈莉瑪總統在講話中提醒我們,應通過明確表達和積極行動來培養共享財富的意識,而不僅僅仰仗我們共同的責任感和平等主義等非凡理念。

正如一句中國諺語所言,「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即品味果實之時,須懷念樹木之生;飲水之際,應憶及源泉之恩。當我們感激所獲得的成功與資源時,亦當深知其背後的經歷與文化。

在各方利益的微妙平衡中,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平衡中,在新的運營環境下的平衡中,我們有能力開發出新的機會和潛力,從而為那些將新加坡視為他們的「家園」的人帶來更多的利益和福祉。

許林珠博士(Gillian Koh)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IPS)的副所長兼高級研究員。

本文於 2023 年 4 月 15 日首次發表於 CNA。

文章來源:IPS Commons,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

作者:許林珠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Freepik

本文內容來自於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官方機構觀點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