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新加坡这三项平衡之举已迫在眉睫

2023年07月02日   •   4788次阅读

随着新世界秩序的转变和政府领导层的交替,新加坡社会必将面临数道艰难的平衡之路,以迎接其成熟过程中出现的挑战。

4月10日周一,新加坡总统哈莉玛·雅各布(Halimah Yacob)在第14届国会第二届会议开始时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我们可以依托的优势,并认为通过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能够实现全新的平衡状态。

这些优势皆为值得信赖的社会资产,承载着公正、包容、勇于尝试以及政府财政审慎等持久的价值观,并蕴含着一种集体责任感——当我们齐心协力时,我们能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这正是我们坚信的,团结合作胜过孤军奋战的根本理念。

然而,社会的凝聚并非固若金汤。在新冠疫情的考验下,新加坡展现出相当坚韧的社会凝聚力。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力量犹如风中之烛,易消耗殆尽。

为了维系这种社会团结,我们需在看似矛盾的条件和期望间寻求平衡。这一努力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获得进步,而不是感受到自身命运受制于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更不用忧虑被遗落在后方。

我们是否能够实现公平增长的良性循环?抑或我们将面临令人忧虑的恶性循环,沉浸于嫉妒愤懑、糅杂着部落主义和犬儒主义的政治漩涡之中?

谨防依赖,扶持自力:

新社会契约造福民众

总统讲话中的首要平衡之举在于:我们应当更新这份社会契约,即我们彼此之间、国家与人民之间,以及人民之间所承担的责任,满足关键的基本需求。然而,我们也必须谨防滋生依赖心态或权利意识。

当然,政府在支持人们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扶持弱势群体,以及共同为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建立安全网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2020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政府每年在社会计划上的开支已经是15年前的三倍。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来自以往储备资金的400亿新元扮演了拯救生命和帮助谋生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为那些需要时间重整的人提供了温暖可靠的生活保障。

然而,我们还需要思考有哪些社会支援措施能够激励个人的努力和自力更生,而不是任其取而代之?

2023年新加坡财政预算案的全新更生就业补贴计划,便是这种机制的象征。通过提供工资补贴,政府鼓励雇主聘请释囚,并通过工作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另外还有类似的年长员工就业补贴,同样支持雇主延长资深员工的工作生涯。

展望未来,针对在经济动荡期间失去工作的个人,根据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的改革议程,有一些声音呼吁对他们提供失业援助。

如若可能实现此类援助,可采用有条件提供每月津贴的方式,要求人们接受未来工作所需的再培训,类似于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出的“新心相连”就业与技能计划(SGUnited Jobs & Skills Programme)或工作培训补贴。作为伸出援手而不是施舍,这样的做法似乎更为妥善。

积极行动,助力自立:

企业与员工互利互惠

第二个平衡之举是鼓励个人自力更生和积极行动的同时,也呼吁利益相关者提供援助之手。

尽管企业可能面临艰难时期,努力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并面对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前景,然而,矛盾的是,它们应该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工人身上,而不是减少对工人的关怀。培养一种亲工人的理念,这种理念以劳动为本,将使得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无论是外国企业还是本地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在国际咨询公司爱德曼最新发布的 2023年全球信任度报告(Edelman Trust Barometer)中,新加坡的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期望企业领导者在社会议题上“公开表态”,包括员工待遇(87%)、歧视问题(76%)和贫富差距(75%)等。

企业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投资于员工”,哈莉玛总统表示。政府计划今年出台相关法规,以打击职场歧视行为。我们需谨记,我们的企业公民也在承受消费税的上涨压力。为了资助政府社会政策的扩张,我们还需增加公积金的缴纳额度,提高年长员工的退休保障水平,并推广渐进式加薪模式,改善员工的薪资和职业前景。

有鉴于此,工人们也应当积极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以确保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得以互利互惠。

打破壁垒,回馈社会:

激发他人成功的动力

第三个平衡之举对新加坡而言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是一个奉行精英领导体制的国家。然而,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也应承担回馈社会的责任,以确保制度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得以持续。

我们庆祝来之不易的成就,但我们必须警惕那些会巩固财富优势、设置社会流动障碍、滋生傲慢和社会紧张氛围的因素。

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平台工作者或自由工作者可以通过展现任务能力而非大学证书来获取其他工作,将会有怎样的情况呢?雇主和人力资源从业者是否能够设计更加明智的招聘和评估策略,让更多人从事正规、长期的工作?尽管政府正在帮助人们获取技能认证,但这一点同样重要。

想想那些家庭中第一个踏入大学校门的本科生。如果他们在毕业后需要展示才能和“有所佐证的工作经验”以谋得良好就业机会,那么他们将如何获得那些令人向往的实习机会呢?又有谁能够倾力相助,提供他们所缺乏的“贵重人脉”呢?他们是否能够承担起放弃薪资更高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呢?

饮水思源,平衡利益:

培养共享财富的意识

随着更多第四代政治领导者在政府中崭露头角,以及副总理黄循财领导著“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 ”的六大行动支柱,我们期待着在塑造一个富有同情心、包容性、繁荣和前瞻思维的新加坡方面发生范式转变,这也是我们的先驱领导者所描绘的愿景。

借鉴早期“群策群力,共创未来”(Singapore Together)运动的合作治理方法,我们在这个方向上获得了新的动力。来自不同领域的小团体合作,共同在这六个领域中塑造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新加坡。

其中一个例子便是一项全新的自发倡议。这项倡议旨在凝聚日益壮大的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个人社群的时间、资源和人际网络,共同致力于解决新加坡和该地区重大的社会和环境需求。

林祥源先生在2017年担任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纳丹访问学者,他曾在系列讲座中提及,一个社会只有通过正确的经济发展才能摆脱贫困的困扰。然而,一旦社会问题出现,社会就会逐渐走向衰退。那些关于财富公平分配的争议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社会关系,而且没有任何人能从中受益。

哈莉玛总统在讲话中提醒我们,应通过明确表达和积极行动来培养共享财富的意识,而不仅仅仰仗我们共同的责任感和平等主义等非凡理念。

正如一句中国谚语所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即品味果实之时,须怀念树木之生;饮水之际,应忆及源泉之恩。当我们感激所获得的成功与资源时,亦当深知其背后的经历与文化。

在各方利益的微妙平衡中,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中,在新的运营环境下的平衡中,我们有能力开发出新的机会和潜力,从而为那些将新加坡视为他们的“家园”的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和福祉。

许林珠博士(Gillian Koh)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IPS)的副所长兼高级研究员。

本文于 2023 年 4 月 15 日首次发表于 CNA。

文章来源:IPS Commons,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

作者:许林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Freepik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