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導致建築領域面對嚴重人手限制,也干擾建築材料供應,八所中小學及初級學院的基礎設施工程因此受影響,搬遷計劃延後至少半年。
學校建設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文告,基礎設施工程受影響的學校包括樹仁小學、美華小學、輔廉中學、海星天主教中學、安順(安德遜實龍崗)初院、裕廊先驅初院、淡馬錫初院以及義順星爍初院。

01 小學
原定於明年1月入駐新校園的樹仁小學,到時只有學校旗下新設立的教育部幼兒園(MK@Angsana)可如期在淡濱尼北的新校舍開課。其餘年級須等到明年6月學校假期才能搬遷。
教育部會和樹仁幼兒園合作,確保兒童和職員在校內的安全。這包括制定通往幼兒園的安全路線、把校園其他部分圍起隔開,並實施緩解措施以減少幼兒園學生蒙受灰塵和噪音干擾。
美華小學和美華教育部幼兒園(MK@Mayflower)正在翻新校園,工程也被延誤長達六個月。美華學生目前暫用哥本峇魯小學的舊校舍,明年6月的學校假期才搬回舊址。

02 中學
計劃在明年1月至2023年12月間翻新校園的輔廉中學,因翻新期間暫用的德賢中學前校舍需要更多時間籌備,只能在2023年1月才能搬到臨時校舍,以致翻新工程延後一年,預計2025年1月竣工。
教育部早前宣布輔廉中學和福春中學將在校舍翻新後於2024年1月正式合併,如今合併計劃將延後一年。
海星天主教中學校園同樣因臨時校舍還未準備好,翻新工程延後一年至2023年1月展開,目前計劃2025年1月竣工。

03 初級學院
四所初級學院原本可在2023年展開校園更新計劃並在2025年底竣工,如今卻因臨時校舍和永久校園須更多時間完成整修和重建,延後一至兩年才能完工。
安順初院、裕廊先驅初院和淡馬錫初院的重建工程延後兩年,在2028年1月完成。當中,安順初院和淡馬錫初院將在2024年1月分別遷入實龍崗初院和淡濱尼初院的舊校舍約四年,才回到位於宏茂橋和勿洛的新校園。
義順星爍初院的工程則延後一年,至2027年1月才搬到翻新後的星爍初院校址。
學校師生檢測
新加坡過去一周,已有至少23所中小學有學生確診冠病。
這23所中小學遍布全島各地,它們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後):
榜鵝小學、裕廊中學、偉群小學、啟發小學、宏文學校、聖嬰小學、聖嬰中學、醒華小學、立偉小學、安德遜中學、聖瑪格烈中學、英華學校(巴克路)、茂橋中學、華民小學、公立培群學校、史丹福小學、道南學校、德喇撒學校(De La Salle School)、中正中學(總校)、聖嬰女中(大巴窯)、勵眾小學、恆力小學、安德遜小學。
新加坡有152所中學和186所小學。目前已知出現病例的學校,占新加坡的6.8%。

衛生部今明兩天將在學校為所有學生和教職員進行強制檢測。所有學生從今天至下周五(8月6日)改為居家學習。學校在開放檢測前將徹底清洗校舍。
教育部回應詢問時強調,學校目前沒有出現傳播鏈,校園依然安全,並指出學校長期關閉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
加強學校衛生管理
新的環境衛生機制將從明天(7月30日)起逐步在新加坡3000多個學校和幼兒園等高風險場所實施,以提高新加坡的公共衛生水平,抵禦公共衛生威脅。
環境衛生機制為特定的高風險場所引入強制性的環境衛生基準要求,並讓這些場所的物業經理負起更大的責任。至今已有約350名由物業經理指派的員工經過兩天培訓,成為環境衛生協調員(Environmental Control Coordinator),他們將協助物業經理制定和實行一套環境衛生計劃。
包括:
為廁所、電梯和垃圾站等高接觸表面,規定每日最低清洗頻率;
平時不易接觸到的窗板、天花板和牆扇,至少每半年須徹底清洗;
制定嘔吐或其他人體排泄物的清洗和消毒程序,以及確保害蟲管理措施到位。
在3000多個高風險場所中,率先從明天起施行環境衛生機制的會是大約180間樂齡護理設施和約50間青年與社會服務設施設施,包括樂齡護理中心、活躍樂齡中心、日間慈懷護理、兒童之家和殘障人士之家等。

1900多所學前教育機構將從今年11月起施行,約140間小販中心與巴剎則是從12月起實施。
到了明年,約340所學校會從2月起執行環境衛生機制,咖啡店的時間表則是從3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