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說:
「歷史已經清楚地表證明,無論在哪一種社會,自由市場都是組織生產性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但他馬上又說了一句:
「讓資本主義自由市場毫無節制地發展是危險的事,因為這會引發暴亂並導致社會契約破壞。」
你看,他說的話給人一種先禮後兵的感覺:給你一顆甜棗,再給你一巴掌。最終你也分不清他的立場到底是不是你這邊。
李光耀與鄧小平會晤,全程說英語,彰顯自己是新加坡人,有意淡化新加坡的中國色彩。但是,他在《李光耀回憶錄》里有一段非常打動我的話:新加坡的歷史不是一百年前,而是早在五千年前中國文明創始時就已開始,中華歷史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繼承了這個傳統和文化。
所以,中國人和美國人或許都尊敬他,但都不大喜歡他,總感覺不是一路人。但中國人和美國人都還挺喜歡新加坡這個國家的,樂於去新加坡旅遊、經商、留學。
霍梅尼說:「不要東方,不要西方。」李光耀用實際行動爭鋒相對:
既要東方,也要西方。
2018年電影《無問西東》講述了四個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但因為時代變遷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實現涅槃。這部電影的片名和內容挺適合新加坡的。
問道東西,無問西東,既不是東方,也不是西方,新加坡就是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