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臘新加坡混血兒哈薩比斯。(路透社)
作者 侯佩瑜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10月9日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人,表彰他們通過計算和人工智慧揭示蛋白質秘密的貢獻。
其中兩名得獎者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48歲)和江珀(John Jumper,39歲),屬於開發了人工智慧模型Alphafold的團隊。Alphafold解決了50年來困擾著科學家的問題:快速可靠地預測蛋白質的複雜結構。 這項技術也加速了藥物的開發和新生物工具的創造。
不是新加坡人要往自己的臉上貼金,哈薩比斯與新加坡還有一段淵源:他的母親是新加坡人,他童年的暑假都在新加坡度過,他也認為,是新加坡激發了他對科技的興趣。
哈撒比斯是谷歌子公司「深度思維」(DeepMind)創始人和總裁。
在新加坡成長,激發他對電子遊戲的興趣
持有英國國籍的他在1976年7月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一個混血家庭,父親是希臘的賽普勒斯裔(Cypriot),母親是新加坡華人。
哈撒比斯2016年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說,他認為是新加坡讓他對電腦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對電子遊戲的濃厚興趣。
年幼的他,每逢暑假都會飛回新加坡度假,直到10歲那年為止。
哈撒比斯說:
「80年代初,日本有很多很酷的小玩意,都可以在新加坡買到,在英國卻買不到。我記得我在新加坡買了任天堂Game and Watch的《大金剛》遊戲機。這是我的最愛。」

任天堂Game and Watch的《大金剛》遊戲。(KESTREL LEE)
因此,哈撒比斯說: 「小時候,我總把新加坡當成是一個充滿魔力的未來世界。我想,新加坡至今還是有點這樣的氣息。我想多回新加坡。」
按哈撒比斯的說法,原來新加坡的「魔力」都是從日本進口的,日本人應該也來沾點光。
任天堂Game and Watch的《大金剛》遊戲機是最早期的手持電子遊戲機之一,80年代的售價從10新元起,是當時許多兒童夢寐以求,卻可望而不可即的玩具。
看來,在培養諾貝爾獎得主這方面,新加坡又是輸在起跑線上了。
《海峽時報》2016年問及哈撒比斯,新加坡要如何吸引到像他這樣的頂尖人才? 他是這樣回答的: 「你們需要羅致足夠多的人才,製造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這樣才能建立像深度思維這樣的公司。」
「英國擁有眾多頂尖大學,這意味著人才正在這裡接受培訓。你們可能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條件。你們有資金、政府意願、有非常聰明的人才和頂尖大學,而且是一個高度技術化的社會。你可能只需要找到合適的企業家或領導者將這一切整合起來。」
時間快轉到8年後的2024年,新加坡有足夠的人才了嗎?建立了像深度思維這樣的公司了嗎?
他的家庭背景
哈撒比斯的父母曾當教師,後來經營一家玩具店。
哈撒比斯2014年接受《倫敦旗幟報》採訪時,形容自己的父母是「相當放蕩不羈的文化人」。
當時,他的母親在連鎖百貨公司工作,而他的父親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包括成為創作歌手。
哈薩比斯說: 「父母的背景都與技術無關,他們其實是『科技恐懼症患者』,他們並不喜歡電腦……所以,是很奇怪,我不太確定對科技的喜愛是從哪裡遺傳來的。」 他說,像他的父母一樣,他的弟弟和妹妹都走上了藝術之路。他的妹妹是一位作曲家和鋼琴家,而他的哥哥則學習創意寫作。 他開玩笑地說:「我絕對是我們家的異類。」
但他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閱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的作品,母親的亞洲血統則讓他對東方文化深感興趣,堅持日本文化中的「改善」(kaizen)觀念。
「改善」觀念指的是堅持不懈地執行微小的行動,才能產生變化,久而久之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哈撒比斯小時候已是神童

哈撒比斯小時候就迷上了西洋棋。(britishchessnews)
據哈撒比斯2015年接受美國科技雜誌《連線》(Wired)雜誌採訪,
他4歲時第一次接觸西洋棋,學棋兩周後便打敗成人對手。
一年後開始參加全國賽,6歲時贏得8歲以下組全國冠軍。
9歲時帶隊參加西洋棋錦標賽,決賽中不敵俄羅斯,獲得11歲以下組亞軍。
13歲時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14歲以下西洋棋高手。
他8歲時利用獎金買了生平第一台電腦,並開始自學電腦編程。成為西洋棋高手後,他的興趣從下棋轉向電腦編程和人工智慧。
「我想我從小就是一個懂得內省的孩子,經常嘗試對事物想出一個所以然來。我會問自己,我們的腦袋為何會想出這些棋步?我開始思考這件事。」
16歲時,哈薩比斯進入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並以一級榮譽學位的成績畢業。 他在念大學時,就認定應該開發能像人類那樣思考的人工智慧。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從事多年的電腦遊戲開發工作,並創辦自己的公司,積累創業和營運經驗。

哈撒比斯從事多年的電腦遊戲開發工作。(achievement.org)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腦的運作原理,他在2005年回到倫敦大學研讀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
2010年,他認為時機已到,與兩個友人聯合創辦了深度思維科技公司。谷歌在2014年以4億英鎊(7億8000萬新元)收購了這家公司。
這些年,哈薩比斯帶領深度思維團隊開發出了圍棋軟體AlphaGo(阿爾法圍棋),並在2016年先後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和柯潔,電腦連番戰勝人腦,一舉成名。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人工智慧在圍棋領域的強大實力,也推動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發展。
哈薩比斯和同公司的高級研究科學家人江珀因開發人工智慧模型Alphafold而被視為今年度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
2023年,兩人就獲得了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美國醫學生物獎「拉斯克獎」(Lasker Aw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