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表彰各領域前線人員在冠病疫情期間作出的貢獻,新加坡政府早前給他們頒發了名為「應對冠病堅韌獎章」(COVID-19 Resilience Medal,以下簡稱抗疫獎章)的國家獎章。
近日,卻有疑似獲獎者把獎章放上網出售。
截至昨天(13日)下午,在二手交易平台Carousell上,至少有六名賣家尋求出售抗疫獎章,價格從300新元起跳,甚至還有賣家標上了100萬新元的價碼。
雖然法律並無明文規定由國家頒發的獎章不可隨意出售,但由於在道德上可能存在瑕疵,因此引發了本地輿論熱議。
出售獎章的理由各異
綜合《海峽時報》和《今日報》報道,相關賣家出售獎章的理由各異。
一名出價380新元的賣家聲稱,選擇出售抗疫獎章是因為他急需用錢。
另一名出價1500新元的賣家則說,他認為把獎章賣掉後將錢捐給慈善機構比較有意義。
還有一名出價1萬5000新元的賣家辯稱,他不認為有人會願意用這個價格向他購買獎章,他之所以在交易平台求售獎章,是為了彰顯抗疫獎章有多珍貴。
但這名自稱在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間擔任冠病拭子檢測人員的賣家也坦承,若真的有人願意出價1萬5000新元,他當然會賣給對方。
他還強調,自己不認為透過出售獎章換取金錢是不道德的。
醫護人員組織:出售行為侮辱和貶低了抗疫人員的付出
「應對冠病堅韌獎章」是當局為了表彰直接參與抗疫行動,為社會做出實質貢獻的個人與團體而新設的國家獎章。全新加坡共有超過11萬人獲頒這個獎章。
獎章的圓形銀色獎牌以八個指向內側的箭頭裝點,正面印有彎月和五星,以及「冠病」和「堅韌獎章」的英文字眼,反面則印有國徽以及「新心相連」(SG United)和「攜手同心向未來」(Stronger Together)的英文字眼。
獎章的絲帶中間是一條紅色細紋,兩側依次是白色、淺綠松石(turquoise)和深綠松石條紋。紅色細紋讓人聯想起快速抗原檢測呈陰的熟悉畫面。綠松石色則是「合力追蹤」應用的標誌性顏色。
不過,這些獎章並未刻上獲獎者的姓名。相信這也造成部分獲獎者起心動念把獎章出售,有賣家就刻意在商品資訊中強調了這點。

全新加坡共有超過11萬人獲頒「應對冠病堅韌獎章」。(總理公署提供)
對於有獲獎者出售抗疫獎章的行為,新加坡政府強調,他們應該尊重相關獎章。
總理公署發言人說,抗疫獎章是為了表彰在新加坡抗疫期間作出貢獻的個人及團體:
「獎章應當獲得尊重,以合乎獎章所展現的精神。」
由一群本地醫護人員以匿名方式經營的Instagram帳號「誠實的醫護人員」(@thehonesthealthcareworker)則發文指出,有人試圖出售抗疫獎章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該組織說,國家獎章是為了表彰抗疫人員在疫情風險下共同的努力及勇氣,絕非輕率地頒發出去。
「抗疫獎章所象徵的,是那些將國家置於個人之上的人們所付出的犧牲,以及集體展現的意志。
「這個獎項是爭取而非購買而來的。出售獎章侮辱和貶低了他們的付出。」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thehonesthealthcareworker (@thehonesthealthcareworker)
有者認為頒獎方式貶低了獎章的價值
爬梳社交媒體留言不難發現,許多網民也認為出售抗疫獎章的行為的確不妥。
但也有另一派意見認為,抗疫獎章的頒發方式,或許才是這類獎章不被某些人珍視的原由。
獲得抗疫獎章殊榮的超過11萬名新加坡人被通知在12月10日至14日期間,於F1維修站大樓舉辦的嘉年華活動領取獎章。
有網民批評說,這種頒獎方式「像是在馬拉松比賽領取選手包」,整個過程其實就已貶低了獎章的價值。


在「誠實醫護人員」的貼文底下則有一些網民留言說,與其把錢花在頒發相關抗疫獎章,還不如直接將資源用於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並認為這才是感念抗疫人員貢獻的最佳方式。

下面這名網民就直言,
「和醫護人員付出的心血相比,獎章根本不算什麼,他們值得擁有比獎章更好的東西。」

由於相關爭議持續延燒,至截稿為止,所有求售抗疫獎章的廣告已從Carousell下架。
但若以其他關鍵字搜尋,不難發現仍有長期服務獎章(Pingat Bakti Setia)等國家獎章被放上二手交易平台售賣,價格介於150新元至450新元不等,有者甚至已上架超過一年之久。

有賣家在二手交易平台出售長期服務獎章。(Carousell截圖)
可見,售賣國家獎章的行為一直都存在,只是這次抗疫獎章掀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藉此事件,或許能進一步促使新加坡社會思考,將國家賦予的榮譽用來換取金錢,在道德理據上是否站得住腳,人們又該以何種態度應對這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