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麥盧卡蜂蜜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紐西蘭國寶級蜂蜜」了,但是,它的原產地,卻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不同於普通的雜花花蜜,麥盧卡蜂蜜是釀自麥盧卡(Manuka)花的純種花蜜。
麥盧卡是紐西蘭獨有的一種桃金娘科灌木,幾個世紀前,土著居民毛利人發現麥盧卡花對於傷口癒合有「神效」,在感冒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毛利人也會煮麥盧卡的莖葉來進行初步的治療。

麥盧卡花
當時,麥盧卡蜂蜜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當地牧民,作為飼喂奶牛的糖水。結果牧民發現飲用麥盧卡蜂蜜水的奶牛不容易得病,由此他們猜測麥盧卡蜂蜜可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麥盧卡非常「金貴」,只能在幾乎零污染的環境下生長,所以現在,只有在人跡罕至的山區才能看到。紐西蘭的East Cape(東角),就是這樣一個原始、純粹的地方。

開在東角的麥盧卡花
東角地處紐西蘭大陸最東端,這裡古老的燈塔,是世界上最早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可謂是紐西蘭的「東極島」。

可以看到太平洋和塔斯曼海水藍綠交匯的奇觀
這裡是毛利人集聚區,完整保留了毛利文化和傳統,外族人一般不可入內。新加坡第一大蜂蜜進口商——新加坡福華醫藥保健私人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藍偉華和他的同事們,是全世界第一波進入這裡的華人。

左一為藍偉華
想要到如此原生態的地方,當然過程也極其周折。他們先是從新加坡搭乘10個多小時飛機到奧克蘭,從奧克蘭開車3個半小時去Matamata,之後又到達附近的Whakatane落腳休息一晚。

第二天再沿著海岸線一路向東,4小時候後才能到達東角,總路程足足有500多公里!好在沿途景色美不勝收,可以緩解旅途的疲憊。

沿途都是極難走的盤山路,若無當地人帶領,絕不可能到達目的地。好不容易到了張東角燈塔,必須在指示牌留念打卡,才不枉暈車之苦!

進到山裡,就開啟了「振動模式」,坐在車裡一路顛!(友情提示,如果你正在車上,別看這個視頻,暈車概不負責哦~)
如此偏僻原始之地,是麥盧卡花最喜歡的生長環境,他們去的時候是3月,花期剛剛結束,所以只能看到麥盧卡灌木和花苞:

若是早一點去,就能看到滿山遍野都是麥盧卡花的壯觀場面了!

當然,這裡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來的,為了保護環境不受污染,若非受邀,當地毛利人是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山區的,平時只有蜂農才能進去。

能進入這裡的蜂農們,大多都有多年的養蜂經驗,采蜜技術更是過硬,才能取得當地毛利人的信任,被允許踏入這片「神秘之林」。

比如,蜂農Mat就有15年的采蜜經驗,技巧嫻熟,與當地毛利人的關係十分要好。

在東角的這片山林,放置了上千個蜂巢。蜜蜂也是由蜂農們帶進這片麥盧卡林的,必須要身體強健、不攜帶病菌的蜜蜂,才能釀出好蜂蜜。

同時,一套完整科學的采蜜系統也很關鍵,從養蜂,到割蜜,再到後期運輸加工,都盡力確保釀造出的麥盧卡蜂蜜是質量上乘,非常新鮮的。

當然,純正的極品麥盧卡蜂蜜產區,周圍往往都是難行的山路,很多地方只能步行進入,采蜜難,想把蜜運出去更難......

(密林中完全無路可走)
於是,他們居然動用了直升飛機!每次還不能帶太多,產蜜旺季的時候,一天要飛好多趟,把山裡的蜂蜜運到外邊平地裝車。

東角出產的麥盧卡蜂蜜,主要供給紐西蘭本地品牌Manukora,這些採集的野蜂蜜會在高科技無菌車間,進行過濾和後期處理,裝罐打包。

蜂農和當地毛利人達成協議,把採得蜂蜜的25%交給毛利人,之後毛利人會把蜂蜜或是售賣,或是交換其他物品,以維持生活,不過度開墾,維護林區的生態環境,讓麥盧卡花可以更好地生長。

之後,這些裝罐的麥盧卡蜂蜜會被福華補品直運回新加坡,由於進口量大,也沒有中間商抽成,所以大家在千里之外的新加坡,也能買到價格實惠,質量上乘的麥盧卡蜂蜜。

這一車都是福華的訂單
回程的時候,大家實在是沒有耐心再坐那麼久的車了,於是,Manukora安排福華一行人在Whakatane搭私人飛機,花半小時就飛回了奧克蘭,如果開車的話,可是要走5個小時啊!

對於每個人而言這都是一場難忘的旅行,大家也意識到,原來在新加坡我們吃到的一勺看似簡單的麥盧卡蜂蜜,居然要經歷了這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