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許多朋友身體不舒服不願意就醫,小圈身邊就有幾位這樣的朋友。
除了外國人「看病貴」這個老大難問題,他們還嫌「看病煩」。
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原本就已身體不適,去了醫院卻發現登記要排隊,看醫生要排隊,拿藥要排隊,付錢要排隊……
病人還真是吃不消這樣的折騰!

考慮到這一點,新加坡中央醫院表示將搖身一變「無櫃檯」醫院!
那麼登記、就醫、取藥、排隊這一系列流程要如何操作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登記
櫃檯消失後,手機定位將取代人工登記。
院方將進一步發展虛擬排隊系統,病患只須提供手機號碼,並同意院方使用自己的位置,
一踏進診所,智慧型手機就能夠通過定位技術感應到病患已經抵達,直接通知病患的排號。
這個系統的推出時間,以及是否會利用醫院現有的手機應用,還有待確定。

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不願透露定位信息的病患也不用擔心,診所職員會拿著電腦四處走動,為病患提供流動的登記服務。
具體的實施方法要看院方的安排。總之這樣一來呢,可望和長長的隊伍說拜拜啦~

就醫
病患通過手機拿號後,就可以利用等號的時間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啦。
再也不用把自己「鎖在」診所里,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叫號板了。
排好快輪到的時候手機會發出提醒,在那之前想要出去買菜都是可以噠!

取藥和付款
拿藥的流程醫院也儘量「自動化」。如果病患只是需要填補藥物,
那麼就可以在不通過藥劑師的情況下,通過手機應用買藥並等候送藥上門就好啦!
一方面方便了只須補藥的患者,省去了他們來回奔波的時間和多次排號的麻煩,藥劑師也可以更專注於需要面對面解釋的病患。

在醫院的病患看完醫生後,也只須將相關表格投入籃子就可以離開。
醫院會把帳單和下次的看診時段郵寄或電郵給他們,病患可以通過銀行轉帳或AXS終端付款。
雖然院方鼓勵大家使用無現金支付,但也完全尊重病患的選擇,
他們會將付款櫃檯集中在一起,整合資源,方便選擇現金付款的病患。
面對這一重大轉型,中央醫院行政總裁郭永強教授說:
「我們在策劃這些轉型時不斷提醒自己,我們不要櫃檯,因為一旦有櫃檯,人們就會去排隊,
但是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讓看病體驗流暢……
櫃檯消失後,我們能把精力放在比較重要的工作上,病患也不需要為了看病在醫院花上三四個小時。」
設想確實棒棒噠!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要看醫院後續的細節安排,但是有這樣轉型、服務的意識,就值得一個贊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