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外國旅行,除了打卡當地的地標、名勝和各種購物、娛樂中心,還喜歡到集貿市場採風。
我們都知道高級餐廳、酒店、會所所展示的都是最美好的一面,唯有包括菜市場在內的集貿市場更真實反映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
本文帶你走進已開發國家新加坡的集貿市場,看看究竟長什麼樣子。

新加坡的集市叫巴剎,馬來語的拼法是pasar,據說這個稱呼最早源自波斯。
新加坡的巴剎很多,差不多每一個商業區、居民生活區和地鐵站附近都有一座。
新加坡的巴剎通常有兩個主要功能,第一功能是賣菜,包括各種海鮮、乾貨,第二個功能就是快熟類小販中心,很多新加坡人的中餐都是在這裡解決的。巴剎里的熟食攤擋性質和中國的快餐店差不多,這裡所售賣的快餐價格從2新元到5新元不等,2新元的一般只有米飯和一點點肉,或者只是一碗面,3元、4元的通常會附加一碗湯加一碟青菜。

新加坡的菜市和中國的菜市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比如蔬菜區、生肉區、海鮮區都有自己的領地,而水果攤檔一般在市場的外圍區域。

新加坡巴剎里的貨品不管是熟食,還是生鮮蔬菜都明碼標價,和超市裡一樣。

由於新加坡是個孤島型城市國家,沒有漁業和農業,市場的東西大部分都要從國外進口,主要進口國為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其中泰國的香米和越南的大米在新加坡很受歡迎,馬來西來的榴槤也是新加坡人鍾愛的水果。

巴剎里的生鮮海產及蔬菜水果的價格都是公斤計算的,不像中國人,有時候會以市斤計算。像這個海鮮攤售賣的海蝦,價格為7新加坡元一公斤,折算成人民幣大約為35元一公斤。

雖然農漁業不是新加坡的主要產業,但海鮮依然是最受歡迎的美食材料。

市場裡的水果攤檔也有蘋果、梨等高緯度地區出產的水果,不過香蕉、柚子、榴槤、紅毛丹、菠蘿等熱帶或亞熱帶水果才是真正的當家花旦。

熟食區永遠是最熱鬧的區域,尤其在中午飯點時間,很多著名的攤檔往往大排長龍。熟食區除了供應米飯套餐和麵食,還有各種燉湯、老火湯和果汁,包括一些當地人喜歡的沙冰及咖啡,價格普遍低廉。

在熟食區里,海南雞飯是第一主角,很多同類型攤檔都生意興隆,一些店主會把某某明星或某位當地領導人蒞臨本店的照片放在顯眼位置以吸引顧客。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精工製作,香味濃郁,配上特製的醬料更加完美,在其他地方很難吃到這種味道,不過習慣吃九成熟白切雞的廣東人未必習慣,因為新加坡的雞都會煮得很熟。
發帖時間: 新加坡小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