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異鄉遊子 過年用家鄉味作調味劑

2021年02月12日   •   2萬次閱讀

《聯合早報》美食記者採訪不同地區人士,請他們準備數道農曆新年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年菜。

作者:黃億敏, 黃靖晶, 陳愛薇

特別的年給特別的你,特別的團圓飯為你而設。受冠病疫情影響,無法返鄉過年的遊子在地過年,不少人主動召集鄉親,以最熟悉的家鄉菜傳遞關懷,年淡情濃的異鄉團圓飯,一樣溫暖。

四名師傅為我們介紹他們的家鄉年菜;台灣媳婦和越南女生則告訴我們,家鄉習俗。

台灣年菜要十全十美

來自台灣台北的林育綺(32歲),今年無法回台灣過年,最想念家鄉的紅豆年糕。

林育綺的丈夫是新加坡人,在空軍任職直升機機師,她在2016年嫁來新加坡,目前在果仁店兼職。每逢春節,她都會帶丈夫與現在4歲大的兒子回台北過年。

林育綺往年都會帶丈夫和兒子回台灣過年。(龍國雄攝)

聊到往年回台灣吃的年菜,林育綺笑說:「我們一定會擺滿整桌,不管是幾個人吃,都要超過10道菜,代表十全十美。我們的家很傳統,過年時要拜神、送神、迎神、拜天公、拜祖先。菜市場過年期間十多天沒開,因此我們要囤七八天的食物,從雞肉、魚肉到豬肉,兩個冰箱都裝不下,母親忙到過年前一個月就開始罵小孩。我們家是開裝修公司,過年還要準備很多禮盒給顧客,忙到沒時間睡。」

過年食物,林育綺偏愛紅豆年糕,「小時候,母親不讓我們吃太多甜食。只有過年,奶奶用紅豆年糕拜神,才有機會吃到。我可以一次吃七八塊年糕。」

採訪當天,她捧出在台北過年的必備年菜:沙茶魚頭,代表年年有魚;紅豆年糕,寓意年年高;台灣香腸,表示常常在一起;當季的烏魚子,象徵豐收;米糕,寓意步步高升。

台灣媳婦林育綺重現在台灣過年必吃的年菜,包括沙茶魚頭、米糕、紅豆年糕、台灣香腸和烏魚子。(龍國雄攝)

談到沙茶魚頭,她說:「台灣嘉義有一家老字號店賣沙茶魚頭,被媒體推薦後爆紅,要半年前訂位。既然那麼難吃到,大家乾脆自己學煮,結果這道菜肴成了台灣人的人氣年菜。」

今年不能回台北,林育綺只能通過電話跟父母拜年。

越南粿品全村一起做

中南半島上的國家也慶祝農曆新年,越南更是一年內最悠長的假期。Harley Ha-Khue Nguyen和Fiona Ha(皆26歲)在峴港是同學,2017年在新加坡重聚。Harley來本地求學,Fiona則隨男友從澳大利亞回到新加坡結婚落戶。

Harley(左)和Fiona網購越南應節食品慶新年。(施策文攝)

Harley每隔幾個月就會回鄉,今年首次在本地過年,難免惆悵,她約同鄉網購一些家鄉美食一解思鄉情。她說:「越南過年和這裡差不多,也大掃除、吃團圓飯,到親友家拜年。」

她們介紹兩道當地應節食品:Banh tet(越式糯米糕)和Banh bot loc(越式透明粿)。前者是以香蕉葉包裹糯米、綠豆、豬肉、豬油條和鹹蛋,口味接近本地鹹蛋肉粽。後者以木薯粉製成的透明粿品,裡頭放蝦和豬肉,同樣以香蕉葉包裹。

兩道越南新年食品:Banh tet(左)Banh bot loc。(施策文攝)

Harley說:「Banh tet工序多,只有新年時全村才會一起做,用柴火煮四五個小時。Banh bot loc在越南中部較普遍,聚會時邊聊邊吃。在新加坡很難買到這些食材,廚房用具也不適合,所以只能在網上跟本地越南人訂購。」

Fiona嫁到本地後就沒回家鄉過年。她說:「越南有10天公假,普天同慶,很熱鬧。新加坡有多元種族,分散節慶氣氛。比起家鄉年菜,我更想念媽媽。」

廚師們的家鄉年菜

對許多人來說,今年的團圓飯很特別,少了遊子的歸心似箭和家人的引頸長盼,多了就地聚餐的同鄉情誼。不少受冠病疫情影響無法回國返鄉過年的遊子,今年主動召集鄉親,以最親切的家鄉菜肴傳遞關懷。

《聯合早報》美食記者採訪不同地區人士,請他們準備數道農曆新年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年菜,也分享他們在家鄉吃團圓飯的回憶。沒有家人在身邊,熟悉的食物嘗到盡頭是思念;但鄉音鄉情是很好的調味劑,這一頓年味淡、情意濃的異鄉團圓飯,一樣溫暖。

媽祖面線寓添福添壽

廚師每天與美食為伍,農曆新年期間是中餐館最忙碌的時候,他們往往在爐灶前忙著,無法享用年夜飯。

在莆田餐館,工作團隊向來有一起吃團圓飯的習慣,即便在工作中過節,也能在那一桌豐盛的煙火氣里,吃到年味。

今年疫情讓回家吃飯這件事顯得遙遙無期,記者請四位莆田廚師分享心中的代表年菜,大家來自大江南北,但菜肴的共同點是,透出家的味道。

坐鎮米其林一星莆田餐館(吉真那路)的主廚李文武(39歲),是正宗中國福建莆田人,過年過節一定吃媽祖面線。他說:「莆田靠海,人們信奉媽祖,早期漁民出海前,家人會準備面線,代表出入平安,也成為百姓家庭里的餐桌佳肴。」

李文武:吃媽祖面線一定要先吃面線後吃配料。(梁麒麟攝)

媽祖面線食材豐富,有荷蘭豆、蝦、肉、雞蛋、紫菜、蟶乾、花菇等等。對莆田人來說,吃面線也有添福添壽之意,所以動筷子吃時,總先吃一口面線,才吃配料。

李文武說,莆田人好客,在家準備多樣美食招待親友。上門拜年時,傳統做法還會提著紅巾包裹的生豬肉塊,現代人則選擇攜帶禮盒。莆田人新年也吃各類糕點,如金錢粿、紅團(像紅龜糕)等,代表團團圓圓,紅紅火火,還有十五鬧元宵的活動。

在中國福建莆田,幾乎每戶家庭都會烹煮媽祖面線。(梁麒麟攝)

已兩年沒有回家鄉的李文武,今年會通過視頻和家人拜年。他說,從事餐飲業,新年期間非常忙,但以客為先,招待食客如家人般用心,把年菜做好,自己也能感染過節氣氛。莆田餐館的年菜菜單上,便有媽祖面線。手工面線配精選莆田特色食材,吃的是來自莆田的祝福。

餃子寓財運滾滾

家鄉是中國山東威海的湯天華(48歲),新年必吃餃子。他說:「北方人有這麼一個說法,好吃不過餃子,就是餃子最美味了。餃子形狀像元寶,代表財運滾滾來。還有一句俗語『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生活美好,我們吃時也愛配酒享用。」

湯天華:餡料口味包羅萬象。(梁麒麟攝)

餃子的餡料不一而足,除了豬肉白菜、韭菜、馬鮫魚等,甚至可以包海參、鮑魚,走奢華路線。一般家庭過年包餃子,會選紅棗餡料,代表新年紅紅火火,或包硬幣,小朋友吃時「尋寶」,帶來樂趣。

中國北方人新年必吃餃子。(梁麒麟攝)

糖醋藕荷寓闔家團圓

一道糖醋藕荷,是方大偉(42歲)思鄉的年菜。來自中國江蘇連雲港的他說,當地人除了愛吃獅子頭,糖醋藕荷也是年菜必吃。這道菜名寓意吉祥,帶有闔家團圓的意思。蓮藕屬淺水藕,吃起來口感爽脆。

方大偉惦念江蘇家鄉的糖醋藕荷。(梁麒麟攝)

糖醋源自江蘇一帶,糖醋藕荷也是家常美味,做法是豬肉加蓮藕,蘸上面糊後炸熟。糖醋醬汁調製好後,可淋在上面享用。

白切雞曾經奢侈

年菜不一定是山珍海味,馬來西亞霹靂州人李國棟(39歲)印象深刻的菜肴是白切雞。他說:「現在很容易就能買到白切雞,但我小時候只有農曆新年期間,家裡餐桌才會有整隻白切雞,是一種奢侈。」

李國棟學了家傳姜茸醬料,吃白切雞時可搭配解饞。(梁麒麟攝)

他補充:「重點是,祖母會自製蘸醬,我們家的做法是,以嫩薑製成蒜茸,加入韭菜、香菜和蔥花。」吃時,以生菜包裹雞肉,加入幾片青瓜或雞胗,還有蒜茸蘸醬一起吃。這樣的吃法,對新加坡人來說不陌生。

年菜不一定是山珍海味,簡單如白切雞是當年馬來西亞的奢侈年菜。(梁麒麟攝)

父親在當地開小館,身為家中老大,李國棟很早就離鄉闖蕩。過年時,他以手機視訊和家人線上團聚,他也特地學了祖母蒜茸蘸醬配方,在新加坡廚房烹制家鄉味道,能通過味蕾解鄉愁。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156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