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F?
准證?
在新加坡,需要獲得新加坡本地人的身份才可以購買CPF,並享受CPF相關政府服務。具體來說就是獲得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R或者成為新加坡公民Citizen,才有這個資格。
那公民和PR範疇之外的人士是不是就和CPF無關了呢?當然不是,事實上,作為CPF繳納方之一的公司及僱主也會受到CPF的影響,尤其是在新加坡註冊公司的外籍人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招聘外籍(WP/SP員工)
新加坡公司如果要招聘外籍員工,為外籍員工申請准證(SP/WP),需要招聘一定量的本地員工才可以,招聘本地員工的其中一項要求是,必須要為本地員工繳納CPF。
1)SP
服務行業SP人數不可超過總員工的10%
其他行業SP人數不可超過總員工的15%
2)WP
WP的配額也是按照行業來分,比較複雜。
2.招聘外籍員工(EP)
如果要申請EP,就要滿足COMPASS框架下的打分機制,根據其中C4(公司)對本地人就業的支持Support for Local Employment這一項,評估的是公司中本地PMET職員的占比。
1)公司本地PMET員工超過50%,20分
2)公司本地PMET員工在20%-50%之間,10分
3)公司本地PMET員工少於20%,0分
而招聘本地PMET職員,也需要給他們繳納CPF。
3.本人要申請EntrePass
如果你本人要申請EntrePass,能否成功獲批以及後期成功續簽,為本地人繳納CPF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具體來說,需要滿足:
EntrePass更新條件如下: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正常續簽EntrePass准證,必須保證公司有這些數量的本地PMET員工,需要給他們繳納CPF。
4.外籍僱主申請PR
公司的外籍老闆若計劃申請永久居民,公司所繳納的公積金員工人數以及數額多少也會起重要作用。
(文/新加坡天宇商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