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臨終關懷護士從業37年任勞任怨,甚至會為臨終病人掏排泄物,還有病人稱她「觀音」,讓她備受鼓舞,決心幫助更多病人。
56歲的苗嵐來自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她目前是新加坡HCA慈懷護理的資深臨終關懷護士。從業37年的她在中國當護士22年,在新加坡工作了15年。作為一名護士,她不斷想挑戰自己、學習新事物,所以毅然決然選擇出國看世界,到當地繼續深造。
在這裡,她遇到不少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人和家屬。她憶述,2009年時,她曾照顧一名患癌的馬來族老婦,老婦有十幾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然而臨終前約四個月,老婦出現排便困難、生活不能自理等問題,而她的兒女都不知道如何照顧她。
「為了幫助患者排便,我每三四天就會用手去掏排泄物,這個過程或許會有膿血排出,連老婦的兒女都不敢看,而我們卻要動手去做。後來她過世後,她的家人還是非常感謝我,年年給我送花籃和感謝卡。」
雖然這份工作辛苦,但她說自己也跟患者學到很多。她記得三四年前曾照顧一個寺廟住持,住持稱她為「觀音」,讓她備受鼓舞。
她指出,當時住持問她是否知道何為「觀音」,並解釋道,「觀」就是用心看,「音」就是用心聽,然後再用心去幫助他人。
「他當時跟我說,我關心他、幫助他的時候,他看得出我有用心,因此說我就是他的『觀音』,讓我決心以後也要秉持著這種用心,幫助更多的人。」
苗嵐也感謝新加坡提供的學習機會,因為在中國快到退休年齡的話,通常職場不會再培訓,但新加坡不會以年齡來區分,只要還在職場即可。

(圖:示意圖/123RF)